抗美援朝中,16岁的女护士,双眼被美军炮弹炸瞎,当场昏死,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叽里

玉尘飞啊 2025-08-09 02:28:21

抗美援朝中,16岁的女护士,双眼被美军炮弹炸瞎,当场昏死,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叽里呱啦地对话声,她大气不敢出,死死屏住呼吸,装成尸体,谁能想到,这个瘦弱的姑娘,即将创造战争奇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成都的秋阳透过纱窗洒在布艺沙发上,一位银发老人正倚着靠垫看抗美援朝纪录片。 电视里传来模糊的呼救声“同志救救我”,她突然直起腰,枯瘦的手指攥紧了沙发扶手——73年前的深秋,同样的求救声曾让她在死亡线上爬了三天三夜。 1951年3月,16岁的张道华跟着第60军跨过鸭绿江时,背包里还装着母亲塞的辣椒面。 她个子瘦小,背着急救包总被战友调侃“像只小蚂蚁”,但护士长一见她就拍板:“这丫头眼神儿灵,跟我上手术台。” 那时候的朝鲜北部,第五次战役刚打响,美军的飞机天天在头顶转,后方医院的帐篷搭在山坳里,每天要抬进来上百个伤员。 有的肚子被弹片划开,肠子挂在刺刀上;有的脸被烧得只剩半张,张道华给他们擦身时,手直抖。“别怕,”她咬着牙说,“我手小,擦着不疼。” 有天夜里,张道华正给一个重伤员换药,突然听见“嗡——”的飞机轰鸣。 她大喊“隐蔽!”扑在伤员身上,炸弹的气浪掀翻了帐篷,一根木梁砸在她背上。等她爬起来,额头全是血,可伤员还在喘气。 她撕了块军装给他包扎,血浸透了布,她边包边掉眼泪:“哥,你撑住,我给你熬粥喝。” 那伤员拉着她的手笑:“妹子,我娘要是看见你,肯定夸你像亲闺女。” 5月的汉江南岸,仗打得最惨。 180师的战士被围在山里,医院接到命令:“赶紧带重伤员撤!”张道华负责带7个人,前6个都安全过了山沟,她突然一拍大腿:“少俩!”转身就要往回跑。 卫生员拽住她:“炮弹不长眼!”她红着眼吼:“那是我兄弟!”炮声炸响时,她刚跑到伤员藏身的地方,一块弹片“咔”地扎进眼睛,血顺着脸往下淌。 远处传来英语:“这儿有活的!”军靴踩在她腿上,她咬着嘴唇不敢出声,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护士长说过,装死要闭紧嘴,连呼吸都得轻。 那三天两夜,张道华觉得自己像在滚油里爬。 看不见,她就用手摸,指甲抠着泥土往前挪;饿得不行,就抓把草根塞嘴里,涩得直吐;夜里听见蛇爬过脖子,她屏住呼吸数心跳,数到一百下才敢动。 有回滚下山坡,她抓住一丛灌木,指甲全翻了,血把叶子都染红了。 她咬着牙想:“我不能死,我得回去,那两个兄弟还等着我呢。” 第三天傍晚,搜救队的战士听见微弱的“同志救救我”,顺着声音扒开灌木,差点没认出来——眼前是个浑身是血的姑娘,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双手血肉模糊,指甲全没了,露出白森森的骨头。 卫生员哭着给她包扎:“闺女,你这是咋爬回来的?”她虚弱地笑:“我答应过…送那两个兄弟回家。” 后来大家才知道,她护送的7个伤员里,6个活了下来。 战后,她被授予一等功,那枚奖章一直收在铁盒里。 去年重阳节,社区请她讲故事,台下坐了一屋子老头老太太。 她说到爬回部队的那三天,声音抖得厉害:“我不是英雄,就是个护士。可我想告诉年轻人,有些事,你不去扛,就可能有人没了命。” 散场时,有个小姑娘拽着她的衣角问:“奶奶,你现在后悔吗?” 她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后悔啥?我多爬一步,就能多救一个人。” 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只有最朴实的坚持。 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安稳。 现在的我们,更该记住这些故事,把这份勇敢和善良传下去。 因为,这不仅是他们的光荣,更是我们的责任。 信息来源: 张家口视角第1407集 | 15岁随军入朝鲜当护士,16岁救战友双目失明,致敬英雄张道华

0 阅读:9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