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7年首访华:带50%关税伤疤求中国,印度这次跪得有点急了! 被特朗普的50%关税大棒“敲”得头疼,印度总理莫迪终于坐不住了,8月31日,这位7年来首次踏足中国的领导人,直奔天津参加上合峰会,表面看是国际会议,可明眼人都知道——老仙这是被关税“烫”急眼了,急着来中国找“解药”呢! 2025年,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印度钢铁、铝制品等关键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这招够狠:印度钢铁出口美国量直接腰斩,铝制品订单暴跌60%,更要命的是,美国还威胁要把印度从“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名单里踢出去,这意味着印度出口到美国的数千种商品,可能全得交高额关税。 印度经济本就“虚火旺盛”:制造业占GDP比重停滞在15%左右,失业率飙到8%以上,特朗普这一“烧”,直接把莫迪的“印度制造”梦烧出了个大窟窿。 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印度工业产值同比下滑3.2%,创下5年来最差纪录,莫迪政府急得直跳脚,可美国那边除了“继续谈判”的空话,啥实质性让步都没给。 这时候,莫迪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全球最大的钢铁消费国、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印贸易额突破1360亿美元,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化工品占其总进口量的30%以上,更关键的是,中国在钢铁、铝业领域的技术和产能,正是印度眼下最缺的“降温药”。 但莫迪想“借药”,得先过几道坎:一是中印边境问题还没彻底解决,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的阴影仍在,二是印度这些年跟着美国搞“脱钩断链”,对中国企业设限、封禁APP,现在想“回头”,中国得看诚意;三是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莫迪若和中国走太近,怕被反对派扣“卖国”帽子。 特朗普的关税,表面是针对印度,实则是给全球产业链“敲警钟”,靠低价劳动力、牺牲环境换出口的时代,早就过时了,印度想靠“印度制造”崛起,却连基础设施、技术工人、产业链配套这些基本功都没练好,被关税一“烧”,立马现了原形。 莫迪访华,说明印度终于明白:在全球化时代,闭门造车行不通,抱美国大腿也靠不住,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定海神针”,确实是印度最现实的合作对象。 但合作不是“施舍”,印度得先放下“南亚霸主”的架子,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比如先松绑对中国企业的限制,再谈贸易合作。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往来,靠的是利益,不是意气,莫迪这次“急跪”,或许是个转折点:要么印度痛定思痛搞改革,要么继续在“左右逢源”里打转,最后被时代抛弃。 中国呢?保持战略定力,该合作合作,该防范防范,毕竟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莫迪7年首访华:带50%关税伤疤求中国,印度这次跪得有点急了! 被特朗普的50
掘密探索
2025-08-08 15:54: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