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看错了李在明!从他拒绝参加九三阅兵后,李在明亲美的嘴脸已经彻底暴露了。此人上任后除了积极清算尹锡悦之外,并没有做成什么大事。韩国的经济没有任何的改善,中韩关系也裹步不前,半岛关系也无变化。总之,放弃对这个人幻想和希望! 先看李在明的外交选择。当地时间7月1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通过青瓦台正式回应中方邀请,称“因行程冲突无法出席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韩方给出的官方理由包括:李在明计划7、8月访问华盛顿与特朗普会晤,时间安排紧张;同时强调“外交对等原则”,称2017年文在寅访华后中方尚未回访,因此“不便先行访华”。 但多名韩国学者和媒体人指出,所谓“行程冲突”实为托词,真实原因在于李在明政府对美政策的妥协。值得注意的是,中方此前已通过外交渠道明确表达对李在明的期待。 而李在明的拒绝不仅可能错失修复中韩关系的契机,更可能在国际社会暴露韩国外交独立性的缺失。有分析认为,这一决策背后折射出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困境,既想从对华经贸合作中获益,又受制于美国的战略捆绑。 再看李在明的对美态度。韩国新总统李在明不愿背上亲华的“骂名”,请求美方千万不要有误会,还承诺韩国的心永远向着美国。据韩联社最新消息,李在明在上任之后,除了加快处理前总统尹锡悦“内乱外患”案件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建韩国的外交。 日前,李在明决定向中国、美国、日本、印度等10多个国家派出特使,向上述国家介绍韩国新政府的施政理念和外交政策,同时修复和加强和各主要国家的关系。 据悉,由于俄朝关系全面加强,以及反对俄发动对乌克兰的“入侵”,俄韩两国的关系近期已经跌入低谷,因此韩国新政府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向俄罗斯也派出特使。 据报道,李在明已经任命了前韩国议长朴炳锡为对华特使,对美特使则为韩国商会前会长朴容晚,此前被认为最有可能出任对美特使的前韩国国民力量党元老金钟仁意外出局,为了避免后者产生不满,李在明特意和金钟仁共进午餐以示尊重。 在经济方面,韩国经济在李在明上任后未见改善。韩国央行在2025年2月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从1.9%下调至1.5%,私人消费和设施投资的预期也被下调。失业率在2024年底跳升至3.7%,创三年半新高。 尽管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提出了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策,但实际成效有限。他放弃了此前的全民“基本收入”承诺,转向“亲企业”“富人减税”,这一政策调整并未带来预期的经济活力,反而引发了民众对贫富差距扩大的担忧。 中韩关系方面,虽然经贸合作仍保持一定规模,但高层互动和政治互信未能有效提升。2024年中韩贸易额达3280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0多年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重新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然而,李在明政府在外交上的亲美倾向和对中方邀请的拒绝,使得中韩关系在政治层面裹足不前。驻韩国大使戴兵在接受韩媒体专访时强调,中韩务实合作有力带动了两国发展,但当前国际形势下,维护好、发展好中韩关系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 半岛关系方面,李在明的对朝缓和举措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李在明上任后暂停了对朝扩音广播,释放友好信号,但朝鲜方面反应冷淡。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明确表示无意与韩国对话,对韩方提出的任何提议都不感兴趣。 尽管李在明关闭了韩国国情院持续数十年的对朝广播,但朝鲜的外交重心仍偏向俄罗斯,对朝韩关系改善缺乏动力。此外,美朝之间的互动虽然释放了对话信号,但双方在无核化立场上分歧明显,半岛局势仍处于“试探期”,未实现实质性缓和。 李在明上任后的另一大行动是对尹锡悦的清算。当地时间7月10日凌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宣布,以“存在毁灭证据可能性”为由,签发了对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的逮捕令,尹锡悦再次被捕。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个两度被捕的国家元首。 李在明上台仅三个月就完成对前任的彻底清算,特检组启动调查到申请逮捕仅用18天。此举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李在明的政治地位,但也加剧了韩国政治的极化和司法环境的政治化,引发外界对韩国民主制度稳定性的担忧。 综合来看,李在明上任后的表现并未带来预期的变革。他的亲美外交路线暴露了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被动地位,经济政策未能有效提振韩国经济,中韩关系和半岛局势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对尹锡悦的清算虽然彰显了政治决心,但也凸显了韩国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内耗。因此,对于李在明政府,民众和国际社会不应抱有过高幻想,需客观看待其政策成效和政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