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875年,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软禁,四天内没有吃水米,快要死的时候,她收到了父亲

1875年,皇后阿鲁特氏被慈禧软禁,四天内没有吃水米,快要死的时候,她收到了父亲崇琦偷偷送来的一个食盒,结果食盒里竟然一点东西都没有。阿鲁特氏苦笑着,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只空食盒,成了压垮大清皇后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揭开了清宫史上最残忍的权力谋杀案。

阿鲁特氏,最开始他是蒙古正蓝旗人,之后后升为满洲镶黄旗,不仅是户部尚书阿鲁特·崇绮的女儿,而且还是大学士阿鲁特·赛尚阿的孙女。

然而阿鲁特氏的悲剧始于一场选秀博弈。

在1872年,19岁的她以“满蒙状元之女”身份参选,才学与仪态深受慈安太后赏识,却因“不够娇媚”遭慈禧厌弃。

慈禧比较中意14岁的富察氏,直接说他“年纪小比较容易掌控。

而阿鲁特氏左手书法惊艳四座、通读程朱理学的才情,反被视作威胁。

但最后同治帝却将玉如意交予阿鲁特氏,一句“选后以德为先”彻底得罪慈禧。

就这样两人的梁子就是这样结下了,本来就看她不爽,这下好了更不爽了。

就在大婚当日,阿鲁特氏风风光光从大清门抬入紫禁城。

而这道象征嫡妻尊荣的门槛,成了慈禧毕生心结。

要知道慈禧以妃嫔身份入宫,终生无缘此门,嫉恨也是自此生根。

这还没完他两结婚后感情还好的不得了,这样的情深让慈禧更恨了。

同治帝还经常与阿鲁特氏吟诗赏画,但是看不上眼的慈禧却以“狐媚惑主”斥责,甚至强令皇帝疏远皇后。

一次宫中上演《西厢记》,阿鲁特氏捂耳闭目的守礼之举,被慈禧解读为“暗讽寡妇不检点”,婆媳矛盾彻底爆发。

之后权力与伦理的绞索越收越紧,同治帝病重时,阿鲁特氏偷入寝殿探望,被慈禧当众揪发掌掴。

没想到她直接来一句“我乃大清门抬进的皇后”,这句话就是在慈禧的伤口上撒盐,整的慈禧心里刺痛她的隐伤,最后招致太监杖责。

同治帝目睹此景急火攻心吐血昏厥,加速死亡。

而就在同治帝驾崩时阿鲁特氏已怀孕,若诞下皇子将威胁慈禧垂帘听政。

之后慈禧迅速立4岁外甥载湉为光绪帝,将阿鲁特氏降为“皇嫂”,断绝其母凭子贵的可能。

而且在1875年1月,阿鲁特氏被囚储秀宫。

慈禧下令断水绝食,值夜太监见其跪地磕头至膝盖渗血亦不敢回应。

墙上发丝刻出的“天可怜我”四字,是她对命运最后的诘问。

这慈禧简直了,妥妥的恶婆婆,见不得别人好就算了,连自己的儿子儿媳也不放过,

在第四日深夜,父亲崇琦的食盒经太监偷送入宫。

而这位满蒙状元为救女跪求三日未果,最终选择“空盒传意”。

无食象征生路已绝,无信意味家族难保。

阿鲁特氏抚过盒底“女儿”刻痕,苦笑认命。

慈禧当日送来最后通牒,皇后染病,服药可保清白。

所谓“药”实为砒霜。

之后阿鲁特氏更衣梳妆,烧水煮药,平静吞金。

当宫女发现时,她唇色乌黑却鬓发齐整,宛如沉睡,唯嘴角血线蜿蜒如泪。

慈禧对阿鲁特氏之死仅评“聪明”二字。

而官方讣告称“皇贵妃薨”,赏银三千两草草下葬,未追谥号、未立碑文。

御史潘敦俨上书请追封,反被革职流放。

1875年《纽约时报》称清宫疑隐瞒皇后孕事,若生子将动摇光绪帝位。

1946年惠陵被盗,阿鲁特氏遗体腹剖肠流,民间传言其为保“吞金秘密”遭慈禧毁尸。

光绪帝头发检出2000倍砷含量,印证清宫灭口传统,阿鲁特氏之死早有预兆。

而这阿鲁特氏的遭遇非孤例。

慈禧对光绪帝的驯化如出一辙,4岁立为傀儡,戊戌变法后囚禁瀛台,最终砒霜毒杀。

清宫权力场中,亲情不过是绞刑架的绳索。

那只空食盒现藏故宫库房,木纹间渗入的泪痕早已干涸。

当游客驻足储秀宫,导游总指向西偏殿,“这里冻死过一位皇后。

无人提她姓名,只余穿堂风呼啸而过,似在复诵墙上无形的“天可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