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看,公园里的“国宝级”鸟儿!福州闽江公园,推出公益鸟类图册

N海都见习记者罗丹凌/文福州市闽江公园管理处供图

8月6日,记者从福州市闽江公园管理处获悉,公益鸟类图册《闽江公园常见100种鸟类图册》推出。图册图文并茂地向市民系统地展现了公园鸟类,让市民亲近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也填补了福州城市公园生态科普领域的空白。

不乏“国宝级”鸟儿现身公园

据悉,为确保图册内容的权威性与全面性,闽江公园管理处自2022年起联合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专业团队开展调查,通过四季轮替的持续观测,系统记录园内鸟类活动规律,最终确认了园区共120余种鸟类,其中不乏一些“国宝级”鸟类现身公园,如丹顶鹤、褐翅鸦鹃、鹗(è)、黑翅鸢、林雕、凤头鹰、普通鵟(kuáng)等。

黑翅鸢

记者翻开图册,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设计的观鸟入门指南。在“观鸟基础装备”章节,详细列出了望远镜选择、着装建议、记录工具等实用信息;在“入门与守则”章节中,强调了不惊扰、不投喂、不破坏、勤记录的四大观鸟原则,同时解释了不同种类鸟的术语含义,包括留鸟是“本地常住居民”,候鸟则分为“夏季来避暑”的夏候鸟和“冬季来越冬”的冬候鸟,旅鸟如同“出差途中停留的客人”,迷鸟则是“迷路的外地访客”,十分通俗易懂。

褐翅鸦鹃

目前,500册图册已投放至闽江公园北园、南园及花海公园的志愿服务站,市民可免费领取。公园将于近期推出鸟类科普活动,届时,专业老师将带着亲子家庭开展室内鸟类科普课堂与户外观鸟,前来参加的市民也可领取图册。

从“拍照打卡”到“科学观察”

“很多市民经常向公园反映,表示他们想要了解园区内的鸟。”福州市闽江公园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图册的编印源于双重考量:一方面,由于良好的地理位置,闽江公园已成为福州市中心最大的野生鸟类栖息地之一,市民观鸟、了解鸟类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公园希望通过系统化科普,引导市民从“拍照打卡”转向“科学观察”,培养其尊重自然的文明意识。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在实地观测中,他们也记录下许多温馨场景,比如,鸟类繁殖季到来时,乌鸫夫妇每日穿梭于灌木与草坪间,为雏鸟寻找蚯蚓、昆虫。在育雏过程中,它们还保持着极高的警觉性,一旦察觉人类靠近,便会迅速飞离。相比之下,黑水鸡家庭则显得从容许多。今年6月,一只黑水鸡妈妈在芦苇丛中筑巢,产下3只幼鸟。雏鸟出生后即跟随母亲活动,一家四口常在公园里活动,十分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