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工厂里,工人们7月意外收到了全额工资,而就在上月,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只能领到2000元的基本生活费。
浙江桐乡经济开发区,350亩的哪吒汽车生产基地正悄然恢复生机。生产线设备开始检修维护,离职后空旷的厂房里又出现了忙碌的身影。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阿里资产平台上,53家意向投资人争相报名参与这家破产车企的重整。
这一场景与三个月前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董事长方运舟被讨薪员工围堵在上海办公室,公司背负着102条限制消费令。
稀缺资源:
为何“黄了”反而更香?
当法院正式受理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案件时,业内普遍认为这不过是又一家造车新势力的落幕。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短短一个月内竟吸引了53家意向投资人报名,与过去高合、威马等破产车企门可罗雀的状况形成强烈反差。
[汽车维基]认为,哪吒汽车的核心价值首先在于其拥有的“双资质”牌照——即发改委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工信部的准入资质。在2023年国家全面收紧资质审批后,这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稀缺的资源之一。
对于想快速切入新能源赛道的企业而言,通过收购现有资质是唯一捷径。
生产布局是第二大吸引力。哪吒汽车拥有三大生产基地:浙江桐乡350亩的现代化工厂、江西宜春生产基地以及广西南宁生产基地,总年产能达30万辆。
这些工厂配备了完整的生产线集成设备、生产模具及工装等硬件设施。即便在破产状态下,这些实体资产依然具有战略价值。
市场基础同样不可小觑。尽管销量断崖式下滑,但哪吒汽车在全国仍保持着超过300家经销商网络,其中70%位于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这些下沉渠道的铺设非一日之功,对新入局者意味着巨大的时间成本节省。
重整筹码:
44万用户的最后遗产
截至招募公告发布,哪吒汽车的资产负债表中仍存有令人动心的价值点。根据合众新能源管理人的公告,公司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知识产权以及应收账款等项目。
其中位于桐乡的350亩工业用地成为最实在的抵押物。
在无形资产方面,“哪吒汽车”商标及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构成了知识产权的核心。更关键的是,这个品牌背后站着超过44万全球用户,这些真实的车主群体意味着潜在的服务市场和数据价值。
海外布局成为意外加分项。在泰国、印尼等地,哪吒汽车已建立了CKD组装工厂。重整声明特别强调:“泰国子公司已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加速零部件供应”,并承诺“海外业务不受影响,将会持续正常运营”。这种国际化基础在当前中国车企出海热潮中显得弥足珍贵。
重整管理人采取的策略也增强了投资吸引力。不同于高合汽车重整时要求投资人“需有新能源相关经验”,哪吒汽车对意向投资者不设行业限制。这种开放态度为跨行业资本进入创造了条件,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的巨头均可能成为潜在接盘者。
高门槛游戏:
5000万保证金背后的博弈
重整投资人的门槛之高令人咋舌。意向投资者必须在9月15日前支付5000万元人民币的报名保证金,相当于一家中型风投基金的年度预算。这道高门槛直接将实力不足的玩家挡在门外。
规则设计显现出管理人的谨慎考量。如果前期已支付过意向金,可抵扣5000万元总额;若最终未能中标,保证金将全额退还;但成功入围后违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这种机制有效过滤了投机者,确保参与者有足够实力推动重整。
意向报名的火热并不等同于最终成功。行业分析师指出,“意向报名”≠最终出资,在高额保证金门槛下,真正能走完“资金托管、方案提交、管理人遴选”完整流程的,很可能寥寥无几。
重整方案特别强调产业资源整合能力,要求投资人提交详细的产业资源计划书。这一要求直指哪吒汽车的软肋——其核心优势在于品牌和用户基础,但供应链依赖外部,导致成本控制薄弱。
纯财务投资人在过去的新能源车企重整中屡次失败,威马汽车引入财务投资人后二次破产就是前车之鉴。
复活信号:
全薪背后的复工准备
据媒体报道,7月底,哪吒汽车桐乡工厂的员工银行卡上出现了久违的全额工资。相比此前最低基本工资2000多元或薪资打半折的状况,这一变化被外界视为全面复工复产的明确信号。
工厂内部,生产线检修升级工作已经启动。第三方招聘平台上,德州、汕头等地的哪吒门店开始招聘销售、出纳等职位。公司同时启动网点梳理工作,向愿意继续合作的经销商提供物料和资金支持。
资金链出现暂时缓解迹象。工资发放资金源自临时融资和资产处置。但可持续性完全依赖重整成功。如果9月底前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人,生产线可能永久停摆。
战略调整也在进行中。根据重整声明,公司计划“重启浩智技术平台研发,重点推进滑板底盘与智能驾驶技术”,并承诺“2027年前推出3款全球化车型,主攻10-20万元大众市场”。这种务实定位与之前盲目冲高端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残酷现实:
200亿亏损与市场巨变
哪吒汽车的重整之路布满荆棘。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期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21亿元、-48.4亿元、-66.7亿元以及-68.67亿元,累计亏损接近200亿元。
债务压力更为致命。据披露,该公司对供应商欠款总额约60亿元,其中仅上海一家广告公司追讨的531万元欠款就引发了破产程序。
更严峻的是市场环境的巨变。在哪吒汽车停摆期间,竞争对手正疯狂蚕食市场。零跑汽车7月交付量首次突破5万辆,同比增长超126%;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97,189辆,同比大涨279%。这些曾经的同辈已遥遥领先。
产品贬值速度同样惊人。正如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的遭遇——历经五次拍卖,起拍价从19.15亿元降至9.92亿元,累计降价近10亿元仍无人问津。汽车生产线一旦停工,价值便随时间快速蒸发。
信用污点则是另一重障碍。“哪吒汽车在近年通过虚报销量来达成激进目标,虚报的汽车数量超过6万辆”的报道,以及102条限制消费令的记录,都将增加重建市场信任的难度。
写在最后
53家投资方用5000万保证金作为入场券,说明造车还是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才引得这么多投资人加入这场孤注一掷的赌局。
哪吒汽车能否真正重生,答案将在9月15日保证金截止日之后逐渐揭晓。但无论如何,这场超过50家投资机构参与的破产重整,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洗牌中极具悬念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