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当中,通过贾赦的一番话,却给出大家一个很意外的答案,那就是贾赦希望贾政的儿子贾环来继承世袭的官爵。那么,贾赦为什么想让贾环世袭?为什么不是希望贾环的哥哥贾宝玉来继承呢? 其实说起来,这都是由于两首消失的诗所造成的。这两首消失的诗,差点就改变了贾宝玉和贾环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 那么,咱们就先来看看,贾赦到底是怎么说的吧!对此,在书中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贾赦乃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因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由此可见,至少在此时,在贾赦的口中,不管真也好假也罢,至少说出来的话是,想让贾环世袭官爵。 那么,同样为贾府子弟的贾宝玉,为什么没有得到贾赦的青睐呢?难道贾宝玉所写的诗,真的不如贾环所写的诗吗? 其实,在贾赦看来,贾环是有真学问,而贾宝玉只是一个书呆子。所以,贾赦希望贾环,而不是贾宝玉来世袭官爵。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原因还是在贾赦的心态上,或者说,是贾母的偏心所造成的。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荣国府当中,贾母是偏心与贾政这边的,所以贾赦就一直心存不满。此时恰好遇到所谓的八月十五赏月作诗,贾赦便寻找机会,明里暗里的回击贾母和贾政。贾母和贾政不是都喜欢贾宝玉吗?好的,贾赦就偏偏看重贾环,想让贾环世袭官爵,实际上就是想气气贾母和贾政,好发泄自己心里积存已久的怨气。 那么,贾宝玉和贾环,分别都写了什么诗呢?为什么会因为这两首诗,就这么差点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呢? 其实,关于贾宝玉和贾环到底写了什么诗,书中没有写出来,因为是曹雪芹留下的空白,后人也无法填补出来,于是就成为了两首消失的诗。不过,虽然这两首诗消失了,但是如果真的按照贾赦的说法,让贾环世袭爵位的话,那么贾宝玉和贾环目前的地位,肯定是要发生变化的。所以,虫子天下才说,两首消失的诗,差点就改变了贾宝玉和贾环的命运。
两首消失的诗,差点就改变了贾宝玉和贾环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
虫子天下
2025-08-06 19:49:22
0
阅读:50
胡梦茵
完全不结合前后文乱说。贾赦为什么在这一次的中秋节上亲自出面先言语敲打弟弟家事,然后又借口笑话讽刺贾母,和这时候的时间背景息息相关。这一次的中秋节是贾政外放学政回来,想要一家团聚的时候。而贾政为什么外放学政,是因为当年端午节后,忠顺亲王长使借口蒋玉菡之事上门名为问询宝玉,实际却是在问责贾政。而贾政之所以惹上忠顺亲王是因为他在秦可卿的葬礼上接了北静水溶的拉拢。
胡梦茵
可以说,当年宝玉被贾政的那一顿毒打完全是替父受过,并且贾母在宝玉被打以后,表面看责怪贾政痛打宝玉,可是无论是宝玉被打以后贾母并没有给他请医生看伤,还是贾母在事后忙忙的发话出来说什么宝玉流年不利寄了星不见外人,八月后才许可出二门,到当年八月二十贾政就外放出京城,都无一不说明贾政乱结交北静惹恼了忠顺一系,不得不让贾母出来力挽狂澜修正贾家路线。
胡梦茵
而贾赦亲自下场的这个中秋节,恰是贾政外放回来,全家上下喜气洋洋觉得危机过去的时候,贾赦前后两次煞风景其实却是他对弟弟的敲打和对贾母手中资源的争抢。首先在宝玉环兰三人诗中贾赦看好贾环,恰是这时候贾政二子一孙未来前途的指点。无论从李纨母子在贾家基本处于边缘人物,还是宝玉身上的的各种问题,都注定了如无特别情况,宝玉的前途一片暗淡。说不得最后荣国府这一片家业却只有弟弟那个庶子能够继承。
胡梦茵
红楼前八十回对贾赦正面描写极少,除了宝玉凤姐被靥那次他积极出去寻医访盗,其他时候贾赦都是活在别人的话里,包括要鸳鸯也不是他自己直接出面。然而这一次的中秋贾赦一反常态的直接描写都不是简单的。先是他敲打弟弟别以为出京逛一圈回来就天下太平了,而后才是贾赦家宴上直接讽刺贾母偏心,这恰恰是对贾母的警告。毕竟当年如不是被义忠亲王事件牵连,贾赦也不会失去荣禧堂居住权,如今弟弟一家子窃居荣禧堂又如何,一样不安分乱站队导致家族危机面临,先点明贾政嫡出全部没有未来,再直接向贾母要资源,贾赦这一次说贾环可不是无心之失。和后面他借笑话讽刺贾母偏心互相回应,贾母怎么可能对儿子的诉求无动于衷。当初不过是借口要鸳鸯,贾母就不得不补贴贾赦上千的银子买了嫣红(据说花了八百两),如今这般唱念做打一番,贾母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补偿这个大儿子。所以后面传出贾赦回去崴了脚,贾母才会有委屈的口气表示自己一样关心这个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