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在泰康医院坐诊,一位在甬园住的复诊老太太让我很振奋。她80多岁,身子骨还挺硬朗的,快人快语,直来直去,主要问题是口干舌燥、大便干燥难解,汗出如雨,疲倦,皮肤瘙痒,挠的血肉模糊,一片片殷红殷红的,吃着依巴斯汀,还是很痒,忍不住要去搔抓。
右脉滑实,左脉塌陷、几乎摸不到,舌质红而暗,苔剥、几乎无苔(经治,舌苔复而左脉盈)。这是个“一边倒”的病例,病机蛮单纯的,肠胃积热,肺胃肾三阴不足,治疗就是要滋阴降火,偏性越大,治疗反而越容易见效。
我用的都是“果子药”,没啥正经的大药,很多皮,桑树的皮,桑树的叶子,黑豆皮,小麦皮,枸杞的根皮……老太太很可爱,她来到要做发言总结,她说赵医生,我吃了2周的药,皮肤好了交交关关,你看看看呐,皮肤都收口了,痒好多了。我能坚持,上周刮台风我都来了,我儿媳妇劝我不要来,我得坚持。她说话的表情像极了等待表扬的小学生,我给她竖了个大拇哥,我说您厉害👍她说赵医生你个药好喝,我胃也不难受,以前喝中药我胃总是要不舒服!咱们经常说,老小孩、老小孩,人年纪大了,就像小孩儿一样,怕喝苦药,很多老人要求用药不能苦[笑cry]
遵照中医思维,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在打好大内科的基础上,谨慎地拓展到妇科、儿科、皮肤科,这是中医正确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