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知名女主播回怼特朗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特朗普借口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决定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鸡蛋里挑骨头。
今天我补充一下,关于美国对于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态度,经历了几个阶段。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初期,美国基于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短期需求,对印度增加俄油进口采取默许甚至鼓励态度。时任财长耶伦在 2022 年 11 月明确表示,印度 “可以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俄油,前提是不使用西方保险和运输服务。这一表态背后,是美国在欧洲能源危机加剧背景下的现实考量 —— 当时欧盟对俄油进口依赖度高达 40%,而美国自身页岩油产能尚未完全恢复,亟需印度等新兴市场通过扩大俄油采购缓解供应压力。数据显示,印度日均进口俄油量从冲突前的 6.8 万桶激增至 2023 年 5 月的 215 万桶,占其进口总量的 40%,俄罗斯由此取代中东成为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
这种默许政策在 2024 年后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美国国内能源产业复苏,页岩油日产量在 2023 年突破 1300 万桶,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其战略重心逐渐转向削弱俄罗斯经济并扩大自身能源出口份额。特朗普政府开始渲染 “印度转售俄油牟利” 的叙事,指控印度将 60% 的俄油精炼后以溢价出口至欧洲,赚取超额利润。然而,印度的反驳直击美国双重标准:其一,印度进口俄油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其每日 550 万桶石油消耗量中,88% 依赖进口,俄油占比近四成,直接支撑着印度制造业和农业的能源需求;其二,欧盟 2024 年与俄罗斯的贸易额高达 675 亿欧元,仅液化天然气进口就达 1650 万吨,远超印度与俄贸易规模,而美国自身仍从俄罗斯进口六氟化铀、钯金等关键物资用于核工业和电动汽车产业。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前驻印大使加塞蒂在 2025 年公开承认,2022 年美国确实鼓励印度购买俄油以稳定全球油价。
美国态度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其重塑全球能源秩序的战略意图。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将美国原油进口量提高 3 倍,实质是试图通过关税施压切断印俄能源纽带,将印度纳入以美国为中心的能源供应链。这一诉求在 2025 年初莫迪访美期间被明确提出,但遭到印度拒绝。印度的拒绝既有经济理性 —— 俄罗斯以低于国际市场 30% 的价格向印度供应原油,仅此一项每年为印度节省约 270 亿美元进口成本;也有战略考量 —— 俄油进口占印度能源结构的 35%,且印俄签署了长期供应合同,短期内难以替代。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印度坚持战略自主的外交政策,拒绝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而美国试图通过能源依赖将印度绑定在 “印太战略” 框架内,这种结构性冲突在关税问题上彻底激化。
美国指控印度转售俄油的逻辑存在明显漏洞。事实上,印度炼油厂将俄油加工为柴油、汽油等产品后出口,本质上是遵循国际市场规则的商业行为。数据显示,印度 2024 年柴油出口额达 450 亿美元,其中 30% 流向欧洲,而欧盟在禁止直接进口俄油后,正是通过印度等第三方国家填补供应缺口。这种 “间接贸易” 模式既符合 WTO 规则,也缓解了欧洲能源危机,但美国却选择性忽视欧盟与俄贸易规模,单方面对印度施加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自身在 2024 年对欧洲 LNG 出口量同比增长 23%,其中 584 万吨流向欧洲市场,这种 “自己卖高价能源、却限制他国正常贸易” 的做法,暴露了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