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恋爱的感觉!”一位81岁的新疆大爷,去开封旅游散心,认识了一位73岁的女士。没想到,才四五天功夫,他转头就把攒了多年的105000元给了对方,还答应给人家儿子买房!女儿知道后急疯了,直喊:“啥恋爱,她是照顾你的钱哪是照顾你?” 刘大爷身子骨挺硬朗,退休后天天锻炼,看着也就六十五六的模样。老伴走了十几年,闺女在外地工作,平常就他自个儿在家。 2025年7月,刘大爷跟团去开封散心,瞅见路边摆摊的“红娘”,心里活泛了。摊主看他精神头足,一个电话打出去,不到半个钟头,来了位73岁的大妈,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的。 俩人站在街边就聊开了,大爷觉得这大娘说话实在,想法也合拍,当下给了摊主一百块钱谢媒费,拉着大娘下馆子去了。 饭桌上更让大爷觉得遇着宝了——大娘手脚麻利地给他擦桌子、倒茶水,点的菜口味都对得上。这把年纪碰着个知冷知热的,刘大爷半夜躺旅馆床上直乐。 第二天大娘就说起正事,她跟儿子挤在老房子里住,想买套新的让儿子搬走,旧房留着“咱俩结婚后住”。说着就朝大爷开口借钱付首付。 刘大爷二话没说,头天取了一万五,第二天一万二,第三天两万八,第四天直接取了五万块。每回都是在僻静小巷里把现金塞给大娘,房本上写的是她儿子的名儿。 刚凑够十万零五千,大娘又伸手要两万,说首付还差些。刘大爷心里咯噔一下,这回没给。七月里大娘再要钱时,大爷觉的不对劲,赶紧给新疆的闺女刘丽打电话。 闺女刘丽火急火燎往开封赶,三十个小时的站票,下了车就听老父亲说钱都塞给了没影的“后妈”。 刘丽气不打一处来:“您在家好好的,非要给我找个后妈!十万块啊,我得干一整年!”大爷耷拉着脑袋不敢吭声。刘丽转头就报警找电视台。 记者跟着父女俩找到大娘家,邻居偷偷爆料:“这大姐前些年就跟几个老头拉扯不清!” 电话打过去,大娘倒是认账收过十万五,但咬死让走法律程序,当场只肯退四万,剩下六万多要分三年还。派出所调解时由于是自愿赠与,无奈也是这套说辞。 警方调查记录显示,类似专盯老人的“黄昏骗局”这几年不少见。 上海的李阿婆差点被假军官骗走养老钱,套路如出一辙:先甜言蜜语哄人,再编造“儿子买房”“投资急用”等由头要钱。老人长期孤独,容易把虚情当温暖,戒备心一松,存款就空了。 社区民警老张接手案子时直叹气:“老年人想找伴儿本没错,可刚认识三天就让掏十万买房,明显有问题嘛!” 刘丽在派出所签调解书时手都在抖。四万现金当场揣回包里,剩下那堆分期还款的条款写得明明白白。走出门看见老父亲佝偻着背的样子,她把埋怨话咽了回去。邻居们都说,这几个月再没见刘大爷去公园晨练,总坐在楼底下发愣。 开封鼓楼区司法局后来在社区挂过警示横幅:“黄昏恋情须谨慎,大额钱财莫轻信”。 这起案子后来被收录进河南省公安厅的反诈案例库,警官在培训课上说,光去年全省就有三十多起类似骗局,平均每个受害人损失八万多。有个数据特别扎眼:七成受害老人每月和子女通话不到两次。 信息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