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一个钱包 (小说)连载(中 ) 作者 余水木

一个钱包 (小说)连载(中 ) 作者 余水木 和刘慧芬交往三十多年的情景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张伟军和刘慧芬从小在一个村子里长大。两家住对门,加上父母是世交,两人自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好朋友。张伟军长刘慧芬两岁,所以上学时张伟军一直比刘慧芬高两个年级。张伟军家里弟兄多,生活比较困难;刘慧芬家里恰相反,姊妹多,有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她爸爸是个木匠,平时能利用空闲时间帮人做点木工活,挣点外快,家里生活条件比张伟军相对好些。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初中和高中,学制都是两年。1973年夏季的一天,大队书记的大儿子红兵中午和一帮小伙伴在一个水坑里游泳,不幸陷入泥潭命悬一线,正好被路过的张伟军看见,张伟军奋不顾身跳了下将其救起并拖了上来。幸亏救得及时,红兵只是呛了几口水并无大碍。 年底在推荐上高中的时候,张伟军凭着这一“功绩”被推荐继续上高中。刘慧芬刚好上初中。学校离他们家大约10公里。刘慧芬家中有一辆旧永久牌的自行车,张伟军家还没有这个奢侈品。于是,刘慧芬就一直把自家的自行车让张伟军骑着带上自己上学。 当时张伟军正处于长身体的年龄,学校那点饭根本吃不饱,于是刘慧芬就经常带点什么饼子、馒头、烤土豆之类的接济张伟军。当时,张伟军感觉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天蒙蒙亮时骑着刘慧芬家的自行车带着刘慧芬上学去,张伟军往往故意往凹凸不平的地方骑,刘慧芬生怕掉下来就用双手紧紧地箍住张伟军的腰。 张伟军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刘慧芬初中毕业后因家庭成分是富农也就无缘高中。 说起刘慧芬家的富家成分,还有一段故事。刘慧芬家父辈弟兄三个。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大伯分家另过,二伯和她父亲一起过。大伯好吃懒做,且大妈又偷偷抽大烟,没几年就把一个殷实的家产败光了。 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家族规矩,每当大伯卖田时,父亲就和二伯凑钱把大伯要卖的田买下。这样,解放后土改时,大伯家成了贫农,而刘慧芬父亲和二伯成了富农。所以后来推荐上高中也就没了刘慧芬的份。 随着时光的流逝,张伟军已渐渐出现了成年男人才有的特征。他身材不算高大,一米七左右,但长得敦实。眼睛细长,鼻子倒是很挺拔,嘴角微微上翘,让人总感觉是在微笑。刘慧芬最喜欢的就是张伟军的聪明。他看书,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尤其是对当年看到的那些少得可怜的小说中,对情感描写的段落能倒背如流。 虽然他也贪玩,但各门功课都很优秀。那时,十五六岁的刘慧芬也出落成大姑娘了。她身材高挑,胖瘦适中,瓜子脸,秀气的鼻子,饱满的小嘴,乌黑的头发总是辫成两个小辫子,而且她总是喜欢一前一后放着。尤其是那一对丹凤眼,具有一种勾魂摄魄的魅力。 她穿上那一身裁剪得体的粉底带蓝花的上衣配上宽窄得体洗得发白的蓝色裤子再配上一双灰色的松紧鞋。既有电影《地雷战》中玉兰的风韵,又有电影《铁道卫士》中何兰英的睿智,让少男们看一眼就会脸红心跳。他俩已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对感情上的事,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