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社会大学(2) 袁汉民 起初,我不敢相信此等美事。于是我通过中间人捎话,要求与她本人面谈一次,谁知她竟然答应了,而且约会地点就选在她家。早晨家里人上班或出工了,兄弟、妹妹上学去了,就剩老奶奶在家休息,没人打扰。那天早晨我没有出工,骑着自行车赶到她家附近,远远看见他父亲推自行车要出门,到鸣沙街上班。我急忙骑自行车往路前方向走了一段后,又返回来。见我到了她家门口后,她马上把我让进屋,落座后给我倒茶。她还不时地端详我,弄得我一时不好意思。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很快就切入主题。我分析了彼此的生活处境之后说:“我们都想参加“工农兵大学生”推荐与考试。至于选拔,那是县招办领导与高校方面决定的事。如果我们都能如愿以偿,录取上大学,将来的生活、工作独立了,此事就好办了,但是这种机率很低;第二种情况,如果你能录取,我录取不上,这件事就算潦了,谢谢你的美意;第三种情况,如果我能录取,你没录取,我是不会变的;第四种情况,如果我们都没录取上,这件事一定要让你父母同意后再做决定,如果不同意也就潦了,我同样感谢你。”她连连点头,表示赞成。正要结束我们交谈时,她父亲下班回来,碰了个照面,我忙礼貌性的打了个招呼后告辞了。后来,我听说他父亲怎么都不同意这件事。 不久后,在中宁中学举行招生考试。这位女知青的弟弟本来就和我比较熟悉。他知道我到中宁县城后,必去中宁中学电工王师傅那里。考试前,他带着姐姐到中宁中学王师傅房间去找我。正好我从县城里返回,见到她们姐弟俩。“汉民哥,马上就要考试了,我想请你给我姐姐辅导一下功课!”女知青的弟弟说。我回答道:“没问题。”王师傅立即把我们三人带到学校的配电室,这里比较安静,没人打扰。之后,王师傅对我说:“这位小姑娘长得蛮漂亮!”王师傅是早年来宁夏支援建设的上海人,本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司机,在中宁带出一批汽车司机。王师傅技术多面,上了年龄后,改行当了中宁中学电工。他既是学校柴油机发电工,又是学校的外线电工,里里外外一把手,柴油机修理、保养,爬线杆、布电网,样样在行。我非常敬重他的敬业精神,也非常佩服他的高超技术。考试完后,考生都到县医院体检时我与女知青又一次见面了。似乎她有意识地在等我,想要向我说些什么,又没说什么。我觉得此时无论说什么都不好说,只能惺惺惜惺惺。 体检完了之后我回鸣沙家,在县城附近的胜利桥上与一位曾在鸣沙公社当过的治安干事的刘某某不期而遇。我俩下车寒暄了两句后,他告戒我说,即便将来不能被录取,也不能有“别的什么想法”。听了以后尽管感到有些不舒服,我还是口头上回答:“不会的。” 无需多说,我与那位女知情追求的工农兵大学生的愿望均落空了,也就没了“下文”。然而“那件事”确成为我们双方的一件“憾事”,时至今日我还是很感谢她,因为她当时的美意确实给了我许多爱情方面的信心。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可以大有作为”。农村电网的普及,生活日用品不断更新,电气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和四弟开始自学修理电动机、发电机、手电钻、收音机、钟表、手表、拖拉机、制作电焊机等实用技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一有机会到中宁县城、银川、石咀山等地,必去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平时我们省吃俭用,但是遇到好书时从不吝啬。我们购买了各种修理书籍,也购买工科院校的一些教科书,如武汉大学编写的关于单稳态、双稳态触发电路、可控硅电路等方面的书籍。白天生产队里干活,中午散工或晚上回家后边看书学习、边动手实践。我们就这样上起了“社会大学”。 个人简介: 袁汉民,1947年9月出生于北京,研究员,曾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第八、第九届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宁夏农林科学副院长等职,宁夏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种质资源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从事枸杞遗传育种工作1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被国家4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农业智力引进先进工作者”称号,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 颁发的 “土壤保护突出贡献科学家(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Scientists in Soil Conservation)奖”、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小麦育种工作者杰出校友奖(Outstanding Alumni Award)”。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合著学术专著6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的社会大学(2) 袁汉民 起初,我不敢相信此等美事。于是我通过中间人捎
杨森林文化
2025-10-01 23:51:5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