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国奥委会、人民日报、新华网的官微在同一时间把同一张照片置顶——陈梦去年巴黎奥运女单决赛后高举双臂的瞬间。照片下的文字只有一句:“一年前的今天,她用实力守住国球荣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有奥运冠军被官方以“周年庆”规格纪念,没有发布会,没有商业元素,却硬生生把热搜第一从娱乐八卦手里抢了回来。 很多人忘了那场决赛有多惊险。2024年8月3日,巴黎南郊的贝尔西球馆,孙颖莎开局3-1领先,第六局10-6拿到四个冠军点,陈梦连得6分逆转。国际乒联技术报告显示,那一局她的反手变线成功率从63%暴涨到91%,而孙颖莎的接发球得分率从42%跌到19%。央视解说高菡在直播中哽咽:“这不是技术,是命。”更没人知道,比赛前一周陈梦还因为腰伤每天打三针封闭,队医张乐伟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她后背的淤青图,配文“她让我删,说怕被对手看到”。 可就是这样一个为国守门的战士,回国后在直播间被骂“偷冠军”。微博话题陈梦靠马琳偷战术阅读3.8亿,某营销号造谣“刘国梁赛前单独给她开小灶”,点赞超20万。心理督导师王雪透露,奥运后三个月陈梦每天只睡四小时,“听见手机响就发抖”。直到今年5月多哈世乒赛,王励勤上任乒协主席,第一件事就是解散所有运动员个人超话,把训练基地WiFi改成“输球别上网”,国乒才终于把“饭圈”从场边赶到看台外。 这次央媒集体发声,更像是一次迟到的正名。新华社在7月29日就发了长文《中国乒乓球队:从饭圈围剿到涅槃重生》,里面写到“某奥运冠军因网暴停训三个月,体重暴跌7公斤”。人民日报8月3日的微博直接引用陈梦去年采访原话:“如果正义会迟到,那我多跑几圈。”数据不会说谎,今年6月重庆冠军赛,陈梦决赛4-2王曼昱,五局球有22个多拍相持,她赢了17个——不是靠“让球”,是靠每球跑动11.7米的体能储备。 女篮亚洲杯决赛输给日本的那个晚上,李月汝在混采区哭着说“我们缺一个陈梦”。其实缺的不是冠军,是那份“老子就是不服”的狠劲。当全网都在骂教练用人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女篮奥运周期换了3任主帅,而国乒从2013年到2024年,女一队主教练始终是李隼——不是没人骂,是骂声被成绩碾碎了。 现在回头看,央媒把陈梦的照片重新置顶,就像把一块金牌熔成一把钥匙,告诉所有运动员:只要你干干净净赢,国家会记得。就像王励勤在多哈说的:“中国体育不需要饭圈,需要饭碗里永远有肉。” 8月3日,中国奥委会微博发布陈梦夺冠一周年纪念视频;8月4日,人民日报转发并配文“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8月4日,新华网刊发《中国乒乓球队:用实力粉碎阴谋论》。 对此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