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自卑的根源在哪里】是否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挥之不去的自卑,可能...

【自卑的根源在哪里】是否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挥之不去的自卑,可能藏在童年的记忆里。自卑的根源里藏着不少童年的影子。主要有三点: 一是亲子互动的反馈模式。父母若总盯着孩子的错处,或用成绩、听话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注,孩子会慢慢觉得,自己的存在本身不够有价值,必须达到某种标准才配被爱。这种判断会刻进认知里,成年后稍遇挫折就容易否定自己。 二是安全感的建立方式。若哭闹时总无人回应,遇到困难时没人帮衬,孩子会默认自己没能力应对问题;若被过度包办,从没机会独立做成一件事,也会认定自己缺乏能力。这种无力感会延续,遇事第一反应常是我不行。 三是童年事件的解读角度。被嘲笑、被比较时,若没人引导孩子客观看待,他们容易把原因归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会这样。这些解读会变成隐性的自我否定,在成年后反复触发自卑。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的不是经历,是对经历的解读。”那些童年埋下的否定,成年后可以用觉察和新体验改写——你本就值得被看见,不必困在过去的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