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对台湾征收20%关税,台学者何启圣今日发文向大陆提出建议:“既然美国早已把台湾定位为单边盘算的对象,那么大陆其实完全可以改变打法,不再只是被动回应。 你看白宫放出来的谈判细节,美方那态度强硬得很,根本不把台湾的实际情况当回事,只想着让台当局多买美国的农产品、液化天然气,还想借着关税的劲,逼着台湾把半导体这种关键产业的市场让出来。 这时候台学者何启圣站出来说,大陆该换种打法,别再被动应付,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美国这么做,明摆着是把台湾当成自己棋盘上的一颗子,想用就用,想弃就弃。以前大陆遇到这种事,大多是出声警告,提醒美方别越界,劝台当局别上当。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美国都把算盘打得这么响了,再按老办法来,只能让他们得寸进尺。 就说美国逼台湾多买农产品这事儿,看着是生意,其实藏着坑。 美国的玉米、大豆本来就便宜,大量涌入台湾市场,本地农民早就日子不好过了。这要是再加大采购量,多少台湾农民得血本无归?还有液化天然气,美方借着国际局势抬高价格,却逼着台当局按高价买,这哪是合作,分明是强买强卖,把台湾当成了转嫁成本的冤大头。 更让人警惕的是半导体领域。台湾的半导体产业能在全球站稳脚跟,靠的就是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可美国借着关税施压,想让台湾彻底开放这个市场,说白了就是想把核心技术和产能攥在自己手里。 一旦真让他们得手,台湾的产业命脉就被人掐住了,到时候哭都找不着调。之前美光公司在台湾搞合作,就悄悄拿走了不少技术,这种事儿可不是第一次了。 大陆要是想变被动为主动,能做的其实很多。先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入手,比如台湾的水果、渔业产品,在大陆很受欢迎。美国逼着台湾买他们的农产品,大陆就可以加大对台湾优质农产品的采购,让台湾农民实实在在赚到钱。比说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国际上的规则也能好好利用。美国在 WTO 里老是给台湾使绊子,不让台湾加入一些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可轮到自己对台湾加税,就把规则抛到一边了。这种双重标准,很多国家都看在眼里。 大陆可以联合一些主张公平贸易的国家,在国际场合说说这事,让大家都看看美国到底是怎么做事的。同时,在像 RCEP 这样的区域合作里,把规则定得严一点,让台湾想钻空子没那么容易。 军事和经济两方面也要配合好。美国最近在西太平洋搞军演,说白了就是给对台湾加税撑腰。大陆可以通过正常的军事演训,展示一下维护国家主权的能力,让台当局知道,想靠美国保护自己,根本不现实。 同时,扩大 ECFA 的税收清单,让台湾的精密机械、化工产品等更多地进入大陆市场,享受零关税的好处。一边让台当局看到对抗的风险,一边让他们尝到合作的甜头,这样 “倚美谋独” 的空间自然就小了。 说到底,还是要让台湾老百姓看清真相。美国对台湾加税,就是把台湾当成了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去年台湾和美国做生意,亏了 178 亿美元,而和大陆做生意,赚了 1560 亿美元,这差距明摆着。 大陆还可以多搞些民间交流,让台湾的年轻人到长三角、珠三角看看,亲身感受一下两岸合作能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当他们明白,跟着美国可能只会被利用,和大陆融合发展才能有更好的未来,那 “反独促统” 的想法自然会越来越多人认同。 美国对台湾加税这事儿,其实是给了大家一个看清真相的机会。大陆换种打法,不是为了激化矛盾,而是为了让台湾社会明白,谁才是真心为他们着想,谁只是把他们当成棋子。 当台湾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企业能安心发展,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那不管美国怎么盘算,都动摇不了两岸共同发展的根基。这才是应对这一切最根本的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