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肠息肉,记住一个 “清” 字,比吃药更管用   肠息肉,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痰湿瘀

肠息肉,记住一个 “清” 字,比吃药更管用   肠息肉,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痰湿瘀滞,积久成块,这实际是一种瘀浊在肠道堆积的结果。   不客气地讲,很多都和饮食有关系,是脾胃失和造成的,这个病就是 “吃出来” 的,就是饮食不节制的恶果。很多人管不住嘴,吃了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肠道负担太重,瘀浊排不出去,慢慢就长出了息肉。   举个例子你就知道咋回事儿了 这个患者 48 岁,肠息肉反复长了 2 年,每次切除后不到半年又复发,平时总觉得腹胀,大便黏马桶,偶尔带血丝,吃点辣的、油的就拉肚子。 他长得偏胖,舌苔又厚又腻,喜欢吃火锅、烧烤,顿顿离不开肉,很少吃青菜,还爱喝酒,大便总是不成形,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   他的情况很明了,属于痰湿瘀阻,肠道不清 问题就在饮食上,总吃油腻辛辣、喝酒,易致湿热内生,简单说就是肠道 “堵” 住了。 湿热先是在脾胃里,脾胃怎么 “堵” 的?嘴馋,青菜少,杂粮少,肉和酒吃太多,痰湿越积越多。   堵在脾胃里容纳不了,就往下窜到了肠道,肠道湿热形成,所以腹胀、大便黏;等瘀浊再堆积得厉害,就是中医说的 “湿瘀互结”,叫作 “肠络瘀滞”,时间久了就长出了息肉。   瘀浊在肠道越堆越多,引发了息肉反复生长 给他开方调理,同时调整饮食习惯,刚开始肯定不适应,毕竟多年的口味难改,可以慢慢来,减少油腻、辛辣、酒精,增加蔬菜、杂粮、膳食纤维的比例。   患者很配合,经过 3 个月的努力,腹胀消失了,大便成形不黏马桶,复查肠镜显示息肉缩小了一大半;继续调理两个月,息肉完全消失,又巩固了一段时间就停药了。   叮嘱他继续保持清淡饮食,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 “脾为生痰之源,肠为传导之官”,脾主运化水湿,饮食不节,脾虚不能运化,湿就会在体内堆积,变成痰湿;痰湿往下走,堵在肠道,影响气血流通,就形成了瘀滞,时间久了就成了息肉。   痰湿和瘀浊缠在一起,就像河道里的淤泥越堆越厚,由于不停地吃油腻、喝酒,肠道里的 “淤泥” 就会越积越多,息肉自然反复长,好不了。   调理的思路: 一方面健脾化湿,帮助恢复脾胃的运化能力,让湿气能正常排出去,减少痰湿生成,从根源断了息肉的 “养料”;   另一方面要通腑泻浊,活血化瘀,让肠道气血通畅,把堆积的瘀浊排出去,肠道干净了,息肉就没了生存的土壤。   通过这个案例呢,我想奉劝大家,不要总盯着那些 “重口味”,总想着吃点 “好的” 解馋。   其实吃来吃去,吃出来的都是肠道负担。那些对肠道有益的,比如青菜、杂粮、清淡的食物,很多人不爱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顿顿离不开肉、离不开调料,觉得这样才 “有营养”,却不知道肠道根本 “消受不起” 这么多油腻和刺激。   就这样的情况,很多人还在找各种 “滋补” 的东西,其实肠道需要的不是 “补”,而是 “清”—— 饮食记住一个 “清” 字,清淡、均衡、多纤维,让肠道通畅,比什么药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