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过去农民交公粮,那可是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事儿。你知道吗?那时候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其实大多还是留着自己吃的,而且所谓的“交公粮”,本质上就是按规定缴农业税。 具体来说,1958年国家就定了规矩,公粮按常年粮食产量的15.5%左右收。这意思就是,农民辛苦一年,大概84%的粮食能自己留下,剩下的15%多一点作为公粮上交。不过实际情况会灵活些,比如遇上灾年,粮食产量少了,上交的比例看起来就会高一点,农民手里的余粮自然也会受影响。 另外要说明的是,除了公粮,当时还有“统购粮”的任务。有老生产队的队长回忆,他们队里,公粮和统购粮各占产量的15%左右,加起来差不多有三成粮食要交给国家。 简单说,公粮就是农业税的一种形式,以前叫过田赋,建国后改成农民直接交粮食来抵税。直到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交公粮这事儿也就成了历史。#农村公粮# #交粮史# #交个公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