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俄军导弹真炸死北约将军了:7500名乌军战死,仅50人被俘。红军城“拱手相送”后,乌军再丢重大战略要地,但失去东部屏障的乌军这一次只能尝到大败的苦果滋味。恰索夫亚尔的沦陷标志着俄军夏季攻势终于实现0的突破,但0到1的突破和1到2乃至无穷大截然不同,因为迈出了第一步之后,俄军再度创下佳绩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如此一来,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优势便会越来越小,之后的结果必然是俄式叙事方式就此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客观现实。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在上月末通报了恰索夫亚尔战役的一些细节,并表示:“由于克拉马托尔斯克-德鲁日科夫卡方向上的俄军攻势取得了重大突破,恰索夫亚尔最终得到解放”。 在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内容中,乌军损失了7500名士兵,其中只有50人被俄军直接俘虏。 两相结合之下,俄乌双方围绕着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恰索夫亚尔展开了实实在在的攻防战,但最终结果是俄军稍逊一筹,乌军的防御体系就此出现一大缺口。 因为恰索夫亚尔被俄军实际控制后,俄军完全可以展开下一步行动,甚至无法排除乘胜攻占康斯坦丁诺夫卡的高度可能性。 康斯坦丁诺夫卡位于恰索夫亚尔西南方,和伊久姆同为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守军的主要补给通道,如果康斯坦丁诺夫卡失守,俄军将会在这一区域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战果。 之后俄军可以完全告别顿涅茨克地区,而后组织针对于第聂伯罗州、哈尔科夫州和扎波罗热州的大规模联合攻势。 如果俄罗斯可以争取在明年取得南部、东部和北部战线的极大优势,那么即使是北约集体下场也无济于事,因为俄罗斯完全可以在边境地区部署大量战术核武器。 但乌克兰方面却传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乌克兰军方同日宣称:“这是俄军一贯的‘宣传手段’,俄军并没有实际控制恰索夫亚尔”。 乌克兰军方还表示:“当天前线地区一共发生了193次战斗,俄军组织了多次针对于恰索夫亚尔的大规模进攻”。 考虑到乌克兰方面一直对于重镇城市的失守维持相当明显的一贯式否认态度,俄罗斯方面的通报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何况乌军已失去对于红军城的实际控制权。 而红军城就位于恰索夫亚尔西南方,二者尽管相距60公里,可南部俄军和东部俄军已显现出逐步合军一处的突出特征。 或者这样来说,俄军在南部、东部战线上的步步推进是乌军难以抵抗的,这种步步蚕食的态势发展到后来终究会连成一片,遥相呼应。 就算乌克兰现在还可以在顿涅茨克地区负隅顽抗,可东线战线上的俄军完全可以从北边给予乌军莫大压力,届时,乌军将会面临极大险境,数倍于己的俄军来了一招重重合围。 值得注意的是,恰索夫亚尔战役实际起始于去年春末,打了一年多,俄军才做到实控的程度,没理由说恰索夫亚尔并不重要,如果不重要的话,乌军又为何派出重兵防守? 而俄军当下却在南部、东部战线上捷报频传,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是乌军一退再退,这是因为战争中永远只有一方能够取得优势地位。 事实上,恰索夫亚尔上空现已升起俄罗斯伞兵横幅和国旗,这一消息已经得到了外媒的证实。 美国专家据此认为,俄乌双方围绕着顿巴斯的战斗已迎来明显转折,因为恰索夫亚尔这一堪称是最为坚固的据点已经失守。 恰索夫亚尔失守后,周围战局将接连受到连锁反应的极大影响,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维扬斯克都会岌岌可危。 有消息称,北约成员国的一位将军就牺牲在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恰索夫亚尔战役中,这位将军来自于波兰,阵亡原因是遭受了俄军导弹的精准打击。 当时的情况是俄军发现了前线指挥所信号,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发射导弹予以打击,如果情况属实,那就意味着北约正在为下场俄乌冲突而付出巨大代价。 俄军致死的这位将军将不会成为第一个,同时也不是最后一个,只要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进行,乌克兰还不放弃抵抗。 但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和北约的仇怨结的更深,很可能没有化解的机会,俄罗斯未来唯一的选择就是持续向东看,彻底抛弃对于西方的美好幻想。 这对于我国来说当然是百利而无一害,不过前提基础必须建立在核战争不会爆发和产生之下。 参考资料: 俄军“攻下乌东重镇”恰索夫亚尔,升起俄国旗|京报网 俄国防部:俄军已控制顿涅茨克重镇恰索夫亚尔|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