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有呼必应 “移”路随行——辽宁移动打造暖心拥军服务新名片

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8周年的光辉时刻。辽宁移动持续践行央企责任,落地拥军政策,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提供“优惠、优质、优先”的信息化服务。把对军人的尊崇融入每一次服务、每一项举措用信息化服务的温度与力度奏响军企同心的时代强音。

数智家园暖军心

辽宁移动打破传统服务模式,打造集尊崇感、功能性、记忆点于一体的双拥实体空间。

走进辽阳移动退役军人营业厅,军旅文化展示区陈列着由辽阳市退役军人捐赠的不同时期、不同军种的军衔肩章、领花、帽徽等老物件,凝结着退役军人们军旅生涯的宝贵回忆;“老兵影记”墙收集退伍军人的老照片;十大英模宣传栏记录着人民军队中涌现出的一批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革命军人的光荣事迹。年逾古稀的退役老兵王老伯看见墙上的照片久久不肯移步,兴致勃勃地指着其中某张照片讲述自己过去的部队生活。

这里还有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定制的退役军人专属纪念章,融合军旅元素与人文关怀,现已累计发放超一万枚。

一杯茶、一本退役军人杂志、一件小礼物,真诚、暖心、周到的服务给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带去“归队”和“回家”的感觉。

数智服务零距离

辽宁移动积极深入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群体。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开展“和创”,常态化开展“入局”“入军营”,将营业厅“搬”到军人身边,把尊崇和关爱落到实处。

新兵入营服务把“高效”做到极致。连续四年,葫芦岛分公司工作人员背着设备跟着新兵报到的节奏走,在新兵训练营建设“移动的营业厅”。临时搭起的服务台能够实现信息录入、实名认证到设备调试的“一站式”办结,每笔业务平均耗时不足3分钟,既不干扰正常训练秩序,又快速响应官兵通信需求。现场同步开展防诈宣讲、流量优化指导,让官兵明明白白消费。

1973年,他戍守蓝天,在丹东空二军470部队保家卫国;如今72岁的张大爷,默默守护着卧床两年的植物人老伴。祖孙俩的每一次视频,是生活里最明亮的光。近日,家中突然断网,老兵张大爷焦急难眠。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员工及时上门排查、修复网络,让视频画面重新亮起。更贴心送上反诈提醒,开通防骚扰服务,为老人加一道安心屏障。

张大爷说:“你们把对军人的尊崇,做进了心坎里。”一份网络,连接亲情,也传递着社会的敬意与温度。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将拥军爱军之情延伸到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军民鱼水情在“心级服务”中历久弥新。

数智课堂传薪火

辽宁移动用好用活红色“云集”资源,将英雄“请进来”、把科技“送出去”,以文化浸润筑牢军民情感纽带。

“家乡的白山黑水孕育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我也从中汲取到了奋进的力量,到部队后更要苦练本领,为军旗添彩、为家乡争光。”预备新兵杜俊霆在通过vR眼镜“云”游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后表示。在本溪,依托技术优势开展“5G红色文化进军营”活动,给本溪军分区上好“开营第一课”,将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雷锋纪念馆等红色展馆以VR视频方式融入中国移动VR党建一体机,军人身临其境感悟、传承东北抗联精神。

“原来‘英雄’不是课本里的词,是真的有人用一辈子去践行。”青年员工在一节党课后受益匪浅。在辽阳,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讲党课活动,退役军人代表叶双民老人1968年入伍,默默关爱帮扶困难群众达30余人,累计捐款逾10万元。他在退役军人营业厅中与大家分享其军旅生涯,不用讲稿,那些枪林弹雨中的生死瞬间、战场上的日夜坚守,吸引青年员工们屏息聆听,从中汲取红色基因,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信仰的力量生生不息,那些根植于血脉的忠诚与担当,在新时代的“信息长征路”上,化作永不消逝的电波,代代相传。

数智支撑筑防线

针对营区通信的特殊需求,辽宁移动网络保障团队新增多处5G基站,5G覆盖率显著提升。同时,加强保障期间对重保业务的7×24小时监控,密切监控网络运行情况,主动发现网络故障、及时受理用户投诉,并严格按SLA要求进行处理,制定专用保障方案与应急预案,确保营区通信稳定运行,保证客户感知。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辽宁移动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央企担当,将“以客户为中心”“值得信赖”“服务领先”的品牌形象深植人心,为通信行业树立服务新标杆,为构建美好数字生活贡献移动力量。更以“数字拥军”打造暖心拥军服务新名片。未来,辽宁移动将继续以数智化为桥梁,让尊崇之光照亮军旅征程,让鱼水深情在数字时代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