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

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信:“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周迪道接到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新四军筹集800万军费,这在当时的敌后战场上,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不得不深入敌占区,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凭着从红军时期打下的底子和多年积累的经验,他一点点打开局面,终于在商界和地方势力之间建立起了秘密联系,筹款行动初现希望。   一名叛徒的背叛让整个计划戛然而止,周迪道被日军宪兵逮捕,关进了严密看守的审讯室,那里没有硝烟,却比战场更险恶,酷刑接连不断,日军对他的“热情款待”没有丝毫保留,他明白,如果一味硬扛,只会被折磨致死,更无法完成任务。   面对残酷现实,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决定,不再死扛,而是主动示弱,他的“转变”让敌人感到意外,但也并未完全相信,为了打消日军的疑虑,他开始配合地供出一些已经废弃的联络点,这些信息真假参半,看似有价值,实则毫无威胁,敌人试探之后,渐渐松懈了警惕。   这只是开始,为了让敌人更信服,他彻底放下了所有英雄的架子,开始“堕落”,他出入赌场、出没烟花巷口,甚至在街头抢夺百姓财物,做出许多让人痛心的举动,不少同志看到他的行为,心灰意冷,甚至向组织报告他已经变节,群众的骂声、同志的误解像利刃一样刺向他,但他没有解释,他知道,只有彻底陷入敌人的信任圈,才能为组织打开另一道门。   在表面上堕落的同时,他用极其隐秘的方式,将一封密信传出,这封写在烟纸上的字条,最终送到了浙东游击区的保卫系统手中,信中,他请求组织批准他就地潜伏,继续执行任务,他的想法是通过假投降,打入敌人内部,建立一个秘密工作小组,从内部获取情报、转移物资、营救同志。   这个提议并非没有风险,一旦他是真的叛变,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但组织在权衡再三之后,决定相信他,从这一刻起,他的身份不再是普通干部,而是敌后最特殊的存在,他的“叛徒”身份成为他的保护色,也成为对敌斗争最锋利的武器。   组织批准后,他开始有计划地行动,他不再只是表演“堕落”,而是将这个角色演得更深,他主动接近日伪高层,赢得了宪兵部队头目的信任,他开始接触日军财政系统的人员,甚至与一些伪政权中的重要人物建立联系,在这些关系的掩护下,他悄然组建了一个秘密小组,后来被称为“400反间谍小组”,小组成员都是从敌人眼皮底下“叛变”过来的同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掩护身份。   他们的资金来源也别出心裁,既然是“汉奸”,那就要有“汉奸”的样子,他们以勒索、敲诈、赌博等名义,从发国难财的商人和汉奸手中获取资金,这些钱一部分用于小组的活动开销,一部分用来打点日军高官,剩下的则设法转交给新四军,在这些资金中,有人曾一次性拿到一亿伪币,其中大部分被用作“进贡”,少部分则成为新四军急需的军费。   这个小组在敌人内部活跃了四百多天,期间完成了大量情报收集和物资输送工作,他们的手法极其隐秘,常常利用时间差来迷惑敌人,有时,他们会提前几天得知敌人的军事部署,但不会立刻传情报,而是等战斗结束后再“建议”日军高层调整战术,等报纸刊出战况消息,敌人反而更加信服他们的“情报能力”。   在一次营救行动中,周迪道利用自己的“特权”,成功从日军手中要来一位被俘的女同志,为了掩护她的身份,他声称要娶她为妻,表面上是荒诞的汉奸行径,实则是一次救人于火坑的举动,两人配合默契,演得滴水不漏,女同志顺利脱身后,也加入了小组,成为最关键的联络员之一。   除了营救同志,他们还时常利用日军的运输系统,将武器、药品等禁运物资偷偷运出城市,一次,他们把军用药品藏进日军长官的行李箱,借着去上海“见世面”的名义,成功将整箱物资运往根据地,还有一次,他们通过渔船夹层藏匿金条,差点被稽查队发现,但最终有惊无险。   最为惊险的一次,是在一次会议上,一名旧识认出了周迪道的真实身份,当众揭发时,周迪道毫不慌乱,反而反咬一口,指控对方贪污军用品,他早已掌握了那人的丑事,此举反败为胜,成功化险为夷,那名叛徒最终被日军清除,而周迪道的地位则更加稳固。   到了抗战最后阶段,日军准备撤退,局势日益混乱,就在这时,周迪道带着60多名已经被策反的伪军,连同整车军火,一起离开了日伪控制区,返回根据地,他们的突然消失让敌人措手不及,而伪政权竟然还在为他们举行“欢送宴”,全然不知这些“忠诚汉奸”已经变成反抗者。   信息来源:宁波日报 2020-09-01——《日本宪兵队里的新四军400小组:潜入“魔窟”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