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美关税休战期暂未延长 当地时间29日,中美结束了在瑞典举行的第三轮经贸会谈。

中美关税休战期暂未延长

当地时间29日,中美结束了在瑞典举行的第三轮经贸会谈。从中美双方代表会后的表态来看,这次为期两天的会谈,话题除了涉及具体执行层面的事,也涉及到了宏观经济政策、中美经贸关系等战略方向性问题,看来聊得相当深入。   而且这次会谈的氛围应该也还算可以。中方代表用“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三个词定性,美方则用“建设性、有成效”来形容过程。   中方说“富有建设性”,美方讲“有成效”,多半是美国在芯片设备限制上松了根线,比如允许向中国出口用于汽车芯片的老旧设备,就这足以让财长觉得“有进展”,毕竟底特律的车企正催着要中国的电动车电池呢。   具体到关税那本账,两边吵得最凶的还是光伏板和大豆。   中国代表团掏出的数据摆在桌上:休战期内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涨了35%,但25%的关税仍在,苏州一家企业光去年就多交了4200万美金,要是能降到10%,今年能多雇500人。   美国这边立马回怼:你们稀土出口配额还卡着,我们的风力发电机磁铁成本高了18%,通用电气的订单都跑到德国去了。   就这么来回扯,光伏关税没动,稀土配额也没松,倒是把墨西哥的光伏组件中间商乐坏了——他们从中国进货,贴个“墨西哥制造”再卖到美国,每块板赚8美金差价,最近仓库都堆不下了。   大豆的拉扯更像菜市场砍价。美国想让中国今年多买60万吨,补上巴西的缺口,中国却掏出阿根廷的报价单:每吨比美国便宜12美金,还包运费。   最后双方各让了个小步:中国答应从爱荷华州买15万吨,但得美国先把玉米的检验标准放宽点。   但这点让步还不够续上休战期,毕竟中国从美国买的大豆占比才28%,离美国期望的40%差得远,关税该咋收还咋收。   最有意思的是芯片领域的“暗箱操作”。美国没说要撤掉高端芯片设备的限制,但默许了荷兰ASML给中国出口“去美化”的DUV光刻机——其实就是换了个美国零件的牌子,性能差不了多少。   中国这边也没明说,但海关数据显示,上个月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测试设备多了20%,都是用于消费电子的中低端货。   深圳的芯片设计公司老板们私下说,这就够了,高端的他们自己能凑合用,先把手机芯片的产能提上去再说,反正美国的苹果还得从中国进货。   而双方嘴上说“战略方向一致”,实则都在盯着对方的软肋。美国怕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跑得太快,所以死死攥着光伏、风电设备的关税;中国担心粮食进口被卡脖子,所以在大豆、玉米上寸土不让。   瑞典会谈聊的“宏观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互相交底:美国说“我们加息你别抛国债”,中国回“你别在亚太搞小圈子”;美国提“数字税得统一标准”,中国答“先把TikTok的限制解了”。   这些事太宏大,哪能两天就定,休战期自然只能先到期,就像俩棋手都知道对方的棋路,却都不想先动那颗决定胜负的子。   特朗普觉得“感觉好”,是因为美国在汽车关税上没吃亏。中国没提降低美国汽车的关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零件还能顺畅运到德州,组装成“美国产”电动车卖给加拿大,每辆能省5000美金。   中国这边也没亏,美国同意把中国的鲶鱼出口标准放宽,Mississippi州的鲶鱼养殖场本来想靠高关税挤走中国货,现在只能降价30%,超市里“中国鲶鱼”的标签又多了起来。   这种小打小闹的妥协,够双方说“有成效”,但不够续上休战期——毕竟真正的大头,比如25%的钢铝关税,谁都没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