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期间,我方代表提出能否提供核潜艇的相关技术,赫鲁晓夫却出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期间,我方代表提出能否提供核潜艇的相关技术,赫鲁晓夫却出言嘲讽道:“你们连建造核潜艇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想研究核潜艇,简直是痴人说梦!”

提到赫鲁晓夫,人们常会联想到毛泽东创造的“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这一词汇。这一比喻最初让许多共产党人感到困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被赫鲁晓夫提拔到党内二号人物地位的勃列日涅夫,很快成为另一个“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并在1964年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逼宫行动将赫鲁晓夫赶下台。 赫鲁晓夫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斯大林的赏识和提携。从一名矿业学院学员到党支部书记,再到乌克兰组织部副部长和乌克兰中央第一书记,斯大林的支持始终贯穿其中。若没有斯大林的提携,这位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年轻人或许只能是个普通矿工。赫鲁晓夫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允许他完成学业,十五岁时他便开始在一家德国人开办的工厂做工。在此期间,他首次接触到文学和政治书籍,尤其是列宁的演讲,使他对革命产生了向往。 十月革命爆发后,赫鲁晓夫加入了矿工赤卫队,并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员。当时,他对激烈的政治斗争尚处于懵懂状态。1921年,27岁的赫鲁晓夫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选入顿巴斯矿业学院学习。这所学校的学员经过严格筛选,而赫鲁晓夫不仅入选,还成为校党支部书记,展现出一定的组织能力。1924年,他被调任彼得罗夫斯克区区委书记,未能完成矿业学院的学业。这份未能获得的毕业证书成为他心中一个长期的遗憾。 他在斯大林统治时期受到提拔,并借此积累了相当的政治资本。然而,斯大林去世后,他迅速采取行动,推行去斯大林化政策,公开谴责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暴政。

1959年,当赫鲁晓夫得知中国希望获得核潜艇技术时,他不屑地表示,中国连造核潜艇的钱都没有,谈什么研究核潜艇,简直是痴人说梦。面对这样的奚落,毛主席非常生气,斩钉截铁地说,中国一定要自主研究核潜艇,哪怕需要一万年也在所不惜。伟人的话语,道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 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黄旭华和他的科研团队开始了攻坚克难的核潜艇研制之旅。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和经验,他们只能从零开始,利用各种途径搜集关于核潜艇的只言片语,再逐步拼凑出核潜艇的基本样貌。就这样,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一点一滴积累经验和知识。 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带回了两个核潜艇模型。尽管只是玩具,但这两个模型却让黄旭华他们如获至宝。通过反复研究和试验,他们终于攻克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核潜艇的动力系统、水下发射系统、隐身技术等,都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成功中不断完善。 经过十余年的顽强拼搏,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研制成功。这艘名为"091"的攻击核潜艇集合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各项性能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70年12月26日,"091"核潜艇在大连造船厂成功下水,向世界宣告中国也拥有了自己的核潜艇。

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届领导人中个人修养和学识最低的一位,经常因粗鲁的举止和失态言行闹出笑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皮鞋敲桌子。这一事件有多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称,1960年10月,美苏因U-2侦察机事件关系紧张,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强烈谴责美国,要求道歉和赔偿。美方态度强硬,打断了他的发言,赫鲁晓夫随即脱下皮鞋敲击桌面,场面尴尬。 第二个版本提到他在会议中抨击殖民主义时遭到菲律宾代表的反击,愤怒的赫鲁晓夫试图发言反驳却被主持人忽视,最终以敲桌抗议。还有一种说法称,他在会上谴责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却被反驳得无话可说,于是用皮鞋敲桌泄愤。

这一举动无论细节如何,对苏联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法新社报道中描述,他挥舞着精心打蜡的黄色皮鞋,场面令人震惊。甚至有传言称联合国因此对苏联罚款100万美元。尽管赫鲁晓夫认为这种行为是坚定立场的表现,但事实证明,这种鲁莽只让他在国际社会中更加失分。 1954年,他率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庆典,带来了大量援助项目,包括将股份公司和旅顺港归还中国,追加贷款和技术支持。然而,随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这种援助也成为历史。 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态度变化与其国际战略密不可分。他提出建立联合舰队的计划遭到中国拒绝后,对毛泽东和中国的不满与日俱增,最终在公开场合多次批评毛泽东,加深了两国的裂痕。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党内政变赶下台,他对宽松体制的自豪也成为他失势的原因之一。 退休后的赫鲁晓夫搬到郊区别墅,初期表现出强烈的抑郁情绪,常常坐在椅子上发呆或哭泣。他的孙子和家庭厨师都回忆起赫鲁晓夫那时的状态,“坐在家里一直哭”。尽管之后他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尝试通过摄影和园艺寻找新的兴趣,但他对政治的执念仍未消退。他经常观察附近农民的劳动,对农业问题提出建议,似乎想在另一领域证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