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不理解宋江,总想着他那么多兄弟占山为王岂不快活,却非要招安落得个家破人亡,真是个懦夫,但是后来却在成年后理解了宋江,有几个关键问题他无法解决。 年轻时看《水浒传》,总觉得宋江傻乎乎的,带着那么多弟兄在梁山占山为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多自在啊,为什么偏偏要招安,最后闹得家破人亡,简直就是个没骨气的家伙。可长大后,才慢慢明白,宋江的决定不是一时糊涂,而是有几个关键难题他实在绕不过去。梁山的兴衰,藏着多少无奈? 《水浒传》是我们国家的经典名著,讲的是北宋末年,一百零八位好汉因为官府腐败、百姓苦难,被逼上梁山聚义。宋江作为带头大哥,从小吏出身,杀了阎婆惜后上山,渐渐成了核心人物。年轻时候读到这儿,大家都热血沸腾,觉得梁山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日子过得痛快。梁山势力越来越大,屡次打败朝廷大军,寨子里人马齐全,感觉天下无敌。可宋江一心想着招安,让很多人看不懂。年轻时我就想,他那么多兄弟占山为王岂不快活,却非要招安落得个家破人亡,真是个懦夫。可后来成年后理解了宋江,有几个关键问题他无法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梁山的资源太有限了。梁山泊是个水寨,地盘不大,高峰时有十来万人,吃喝拉撒全靠周边抢掠和少量耕种。自给自足很难,古代生产力低,粮食布匹武器都得愁。朝廷大军一围,梁山就得饿肚子。小说里提到,梁山好汉多次下山打粮,风险大,还得罪老百姓。长期下去,队伍没法维持。宋江知道,硬扛着不是长久之计,只能找条出路。 第二个问题是内部矛盾多。梁山一百零八将背景杂,有前军官如林冲秦明,有农民如李逵,有江湖人如时迁。派系分明,天罡地煞一排,就显出高低。有人想继续干,有人怀念官场。李逵鲁智深他们反对招安,闹得厉害。宋江得调解,可人心不齐,容易出乱子。小说里有些人被哄上山,私下不满。要是内部先崩,梁山早完了。 第三个问题是宋江的个人想法。他骨子里忠君,觉得落草为寇丢人,不想当反贼。想通过招安洗白,封官进爵,光宗耀祖。梁山好汉里一半以上支持招安,因为很多人不想一辈子做贼。宋江评估形势,知道推翻朝廷不可能,招安是求生存的办法。封建时代,农民起义难成大事,受忠义思想影响大。 招安后,梁山好汉被朝廷当枪使,先征辽国,再打田虎王庆方腊。仗打得苦,死伤大半。回京封赏,可奸臣高俅童贯蔡京他们使坏,毒死宋江卢俊义李逵,吴用花荣自尽。其余人散的散,隐的隐。结局惨,但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局限。宋江的决定虽有问题,但也是时代产物。我们今天看,要吸取教训,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 宋江的招安,是对是错?年轻时不理解,长大后懂了,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一起聊聊这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