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82年,年仅16岁的彭妙计将自己的母亲拐卖到江苏,两年后又以其妹妹作为抵押将

1982年,年仅16岁的彭妙计将自己的母亲拐卖到江苏,两年后又以其妹妹作为抵押将母亲赎回,同时将母亲在江苏所生的一子卖掉作为外出打工的路费,后来彭妙计与周至县的一个姑娘结婚,期间育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被彭妙计卖掉。

彭妙计,一位因其令人发指的暴行而成为中国犯罪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1998年到1999年,短短一年间,这个冷血的杀人犯在四个省份的多个地区作案,造成了无数无辜生命的丧失。他的犯罪行为让人震惊,并且他的背后也有着一段充满困苦与扭曲的成长经历。 彭妙计的出生地是陕西省山阳县,这个地方在上世纪60年代末依旧贫困落后。1966年,彭妙计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降生。家庭的经济困境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彭妙计的父母共同酿成的悲剧。彭妙计的父亲是个懒惰成性的男人,几乎不参与任何体力劳动。 甚至在村子里分配到粮食时,他也懒得背回家,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妻子石明月身上。然而,石明月并不比丈夫更为尽责,她性格自私,情感冷漠,甚至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彭妙计及其兄妹从小未曾感受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反而是在一种冷漠和忽视中度过了童年。 由于家庭的经济困境,彭妙计和他的弟弟早年时被母亲送到附近的小庙里寄养,这种被迫的生活环境让彭妙计早早就学会了如何自我保护。在彭妙计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是他唯一与外界接触的地方,但即使如此,他依旧孤僻、不合群。学校的老师对他进行了改名处理,把“庙寄”改为“彭妙计”,希望给他带来一些改变。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内心的空虚与愤怒。

1978年,12岁的彭妙计独自在外游荡,人贩子见他孤身一人,便编造了一个由头,用些食物诱骗,将饥肠辘辘的彭妙计骗走。彭妙计被人贩子带着东躲西藏,沿途吃尽了苦头。 最初,他不止一次哭闹着要回家,换来的却是拳打脚踢和辱骂恐吓。"再提回家,小心我们把你卖了!"人贩子的话如利剑般刺痛着彭妙计稚嫩的心。他只得暗自饮泣,不敢再提回家的事。两年后,他终于逮到机会,从人贩子的魔掌下逃脱,艰难地回到了周至。 母亲见他饱受磨难,疼爱备至。彭妙计却设下圈套,谎称知晓挣钱门路,要带母亲过好日子。天真的母亲对儿子深信不疑,却不料转眼就被他拐卖到江苏。母子天伦,竟成利用,良知沦丧至斯,令人震惊。 彭妙计还嫌不够,又盯上了年轻貌美的妹妹。他用花言巧语哄骗妹妹,以她作为人质,从江苏将母亲赎回。然而这出骇人的"人质交易",不过是彭妙计又一卑劣手段。母亲在江苏被迫嫁人,生下一子。彭妙计窥见商机,又将这个同胞弟弟,也就是他的侄子,残忍地卖掉,作为他外出"打工"的路费。 周至县一个姑娘,不幸嫁给了彭妙计为妻。彭妙计对妻子还算不错,两人婚后育有两子。谁料彭妙计"旧病复发",因生活拮据,又重操旧业。大儿子因为是头胎,侥幸逃过一劫。可怜小儿子就没这么好运了,被狠心的父亲当作货物卖掉,沦为赚钱的工具。冷血至斯,已然丧尽天良。彭妙计已从受害者蜕变为加害者,化身成一个彻头彻尾的人贩子。

1998年初,河南省灵宝市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犯罪案件,所有的案件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让当地公安部门的调查工作异常困难。案件的受害者多为普通百姓,案件发生时,受害者往往在深夜遭遇蒙面歹徒的袭击。犯罪团伙作案的手法相同,作案时先是将受害者打昏,再用床单将其捆绑。每次作案结束后,家中的值钱物品无一幸免地被抢走。面对频繁发生的盗窃案,民警们意识到这些案件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联。 1999年3月初,犯罪案件的频繁发生已经让公安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案件的特征和手法几乎一致,嫌疑人的身高、体型等特点逐渐成为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案件中,尤为关键的是某些犯罪现场遗留下的衣物。通过细致的调查,公安局技术人员成功推测出嫌疑人身高大约为1.58米。这一线索让专案组的侦查方向逐渐清晰,民警们开始将小个子的特征作为筛选嫌疑人的依据。 随着案件的深入,警方继续加大对周边地区的排查力度,特别是在潼关等地进行详细调查。经过不懈的努力,警方终于从一起案件的受害人处得到了关键线索,指向了一名身高较小的男子,这个线索最终指引着侦查人员找到了更为准确的目标。进一步调查显示,这名男子名叫彭妙计,陕西山阳人,他的背景逐渐浮出水面。 1999年5月3日,彭妙计因其所犯下的多起罪行,被法庭判处死刑。他的案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人们对这一暴行背后的原因充满了疑问。彭妙计的成长环境并不宽裕,家境贫困,家庭教育也非常缺乏,然而这并不足以为他所犯下的暴行提供任何辩解。彭妙计的悲剧并非单纯的社会环境导致,更多的是由于他个人的选择与扭曲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