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 2025年7月10日,商务部一纸公告点燃了全球科技界的火药桶。中国对锑、镓和石墨电极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力度远超预期。 锑被称作“工业味精”,是光伏玻璃和军工装备的关键材料,全球九成以上靠中国供应。镓是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芯片的核心,5G基站、高速电子器件缺它不行,中国同样控制着九成产能。 石墨电极则是电炉炼钢和锂电池的命脉,中国占全球七成市场,还掌握从针状焦到成品的全链条技术。这三样东西,哪一个断供,都够西方喝一壶。 管制政策一出,全球市场炸了锅。锑价从2024年的每吨2.5万美元蹿到2.8万美元,美国军工企业为赶制红外导弹,不得不从黑市高价采购,成本暴增三倍。 镓的短缺让欧美半导体企业叫苦不迭,一家德国芯片厂的故障率从5%飙到20%,每月亏掉数百万欧元。 石墨电极的配额管理更让欧盟的“绿色钢铁”计划泡了汤,电炉钢厂成本激增,2030年40%的电炉钢目标遥遥无期。 海关总署加大了边境检查力度,2025年上半年查获的锑氧化物走私量超过去三年总和,天津港一宗案件就截获了数百吨试图转口东南亚的物资。 中国这一手不是简单封门,而是精准出击。商务部开了“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国内半导体、新能源企业的原料供应。 深圳的芯片厂和河北的电炉钢厂干得热火朝天,订单排到明年。而欧美企业只能干瞪眼,替代来源?短期内就是痴人说梦。 美国的锗储量占全球45%,但加工能力几乎为零;欧洲的锑矿关闭十年,重启得等三年起步。 中国的政策还带了点“阳谋”味道,通过调控石墨电极出口,倒逼国内钢厂向低碳工艺转型,顺便在全球绿色钢铁标准里抢话事权。 目前,全球供应链还在为中国的管制政策头疼。 美国本土锑产量只能满足20%的需求,矿山重启成本高得离谱。欧洲的锑矿计划一拖再拖,设备老化、资金缺口,三年内都开不了工。 日本对石墨电极加征关税,试图保护本土产业,可货还是得从中国买。韩国反倒聪明,主动加深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电池厂的石墨电极供货没断,生产线跑得飞快。 中国产业升级势头正猛。河北的电炉钢厂引进了新设备,碳排放降了一大截,成本竞争力甩开欧美同行。深圳的半导体企业靠着稳定的镓供应,5G芯片的市场份额越占越大。 商务部的“绿色通道”成了神助攻,国内企业吃饱喝足,国际客户挤破头来谈合作,有的甚至愿意拿技术转让换供货。全球产业链的版图被重画,中国从原料供应商摇身一变成了规则制定者。 这场资源博弈,中国打得漂亮,锑、镓、石墨电极的管制直接掐住全球供应链的命脉。欧美企业焦头烂额,国内产业却借机起飞,全球规则也在悄然重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