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省委政法委推选出全省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首批党建引领业务精品案例和典型案例,壶关县人民检察院“两把扫帚”入选精品案例。
壶关县人民检察院有“两把扫帚”——一把为精神,坚持学习加强理论武装;一把为业务,积极履职办好民生小案。
“不忘初心,守正笃实;牢记使命,久久为功”是“两把扫帚”党建品牌的实质,也是壶检人从建院起传承至今的信仰和荣光。
40多年来,该院历届党支部坚持换人不换决心、换班子不换蓝图,扎根山区,立足院情,以擦亮“两把扫帚”党建品牌为目标,确立“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壶关检察队伍、检察业务双提升,打造党建、业务双品牌”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提出“四同步”工作举措,努力把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融入履职全过程。
思想除尘“立起来”
“四同步”打造融合共促型检察队伍
1984年,壶关县人民检察院恢复重建,时任检察长马秋长因时制宜提出“全体干警早晨6时到岗早学,8时整肃上岗打扫办公场所”的制度,这一制度被干警形象地比喻为“两把扫帚”:一把扫帚为早学,扫除思想上的“灰尘”;一把扫帚扫院子,扫除环境上的灰尘。
“当时,对于入职第一天的新人,马秋长检察长都会亲手为大家发放两样东西:一个笔记本、一把扫帚。”壶关县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韶娟说,“早学+扫尘+岗位责任制”多管齐下,形成了“逢先必争、有冠必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并传承至今。
今年“七一”前夕,壶关县人民检察院全体党员干警走进复原后的马秋长检察长办公室,在鲜红的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自觉对照“两把扫帚”党建品牌精神内涵找差距,在反思中提升党性修养,在对标中持续擦亮为民初心。
“‘两把扫帚’已成为一面旗帜。”壶关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少伟说,它涵养了“奋力争先、实干担当”的生态,一代代党员干警在早学扫院中磨砺意志,铸就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全院的集体荣誉感、检察责任感和党组凝聚力显著增强。
多年来,该院通过政治理论轮流领学、办案经验轮流话谈等,政治和业务学习双管齐下,使每名党员干警把“从政治上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行党支部书记和主持日常事务的副检察长“一肩挑”,在办案一线因地制宜实施“党组书记与支部书记同步抓,党小组与办案组同步建,党员与员额检察官同步选,政治辅导员与业务辅导员同步配备”的“四同步”工作法,着力打造融合共促型检察队伍。
党建品牌引领催生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该院先后有10余名干警被评为市级以上优秀检察官、办案能手。“两把扫帚”品牌曾作为全国14个基层院建设品牌之一,参加最高检举办的展示交流活动。以该品牌为支撑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案例还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第四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百优案例”。
业务除尘“强起来”
“三聚焦”服务大局铸先进基层样本
“党建人才从业务中来,业务人才从党员中来”,这是壶关县人民检察院擦亮党建品牌,凝聚服务大局之力的生动注脚。
在“两把扫帚”的引领下,该院坚持“检察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就推进到哪里”,推动党员队伍和检察队伍一体建设,实现讲政治与讲法治、党建工作与检察履职同频共振。
聚焦“平安壶关”堵点,在办理王某某等人非法储存爆炸物一案中,该院在办案一线设立党员攻坚组,合力精准履行“刑事+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某企业形成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该案例入选省人民检察院落实最高检“八号检察建议”典型案例。
聚焦“法治壶关”难点,该院党支部委员先行先试,主办的某民营企业起诉县人社局未尽调查职责即对张某某作出工伤认定程序违法一案,被长治市检察院作为首例“在行政检察监督案件中适用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推广,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聚焦“绿色壶关”的痛点,该院持续服务保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司法办案。在办理杜家河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案中,以治理人民群众身边的污染问题为“小切口”“突破口”,公益诉讼部门积极开展“公益检察护航美丽壶邑”专项行动,督促相关部门对22亩土地补植复绿,以“检察蓝”倾心守护大美壶关。
杨少伟说:“在能动履职、争创一流理念激励下,全院以‘四同步’工作法为牵引,以系统思维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实现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
在党建品牌引领下,这个山区小院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等荣誉,连续16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为新时代基层检察机关党建和业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基层样本。
作风除尘“严起来”
“泥腿子”为民司法彰显忠诚与担当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钟灵毓秀的太行大峡谷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清凉。
法治需求在哪里,检察履职就跟进到哪里。针对大峡谷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壶关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大峡谷旅游检察室,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同步入驻,党员先锋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峡谷岸边,有力维护了安全、有序、稳定、和谐的旅游环境,他们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检察官。
“泥腿子”形象地刻画了该院作风建设的成色。
早在1985年,该院就制定推行《端正党风七项规定》,时至今日,狠抓作风建设仍是该院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班子成员每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知责、明责、尽责成为常态;内外监督双向发力,确保检察官廉洁公正用权,全院保持了恢复重建以来无一检察干警违纪违法的忠诚底色。
“如今,传承弘扬‘两把扫帚’与检察队伍建设形成了合力,衍生出关键岗位上有党员示范带动,关键环节上有党员严把质量,关键时刻有党员挺身而出的工作氛围,引领了风清气正、靠谱守规检察铁军建设。”杨少伟说。
不只在大峡谷,“泥腿子”检察官为人民司法的脚步时刻不停歇——
在追缴扬尘环保税税款公益诉讼案中,党组书记牵头,联合税务、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同向发力,精准破解信息壁垒、征管脱节等难题,对1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征缴税款20余万元;围绕治理欠薪,通过支持起诉,帮助15名农民工追讨回劳动报酬30余万元;围绕法治建设,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将“检察之力”融入“社会之治”……
“以党建强业务,以业务塑品牌,为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打下坚实基础。”杨少伟说,壶关检察将坚持把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融入品牌创建全过程,围绕重过程、重融合、重实效理念,做实文化品牌创建与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同推动、互促进,进一步赋能“能动履职,争创一流”,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