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前,地震专家预测,河北在 7 月 22 日至 8 月 5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前,地震专家预测,河北在 7 月 22 日至 8 月 5 日可能会发生地震,青龙县书记冉广岐得知后,力排众议!把青龙县 47 万民众疏离到室外生活。全县男女老少日不闭户,夜不内宿。他说:“如果预测不准,我承担一切后果,宁愿丢掉我的乌纱帽,这 47 万人我也一定要保下。”​ 那会儿消息传下去,县里炸开了锅。上级部门说 “预测只是可能性”,让他别 “小题大做”;身边的干事劝他 “再等等明确消息”,怕万一没事,老百姓骂政府瞎折腾。冉广岐把烟灰缸往桌上一磕,召集全县干部开紧急会,拍着桌子说:“就算只有一分风险,也不能拿 47 条命去赌。”​ 他带着干部挨村跑,村里的大喇叭从早响到晚,一遍遍说要在屋外搭棚子。有人不乐意,说 “祖祖辈辈没听说过睡觉还得在露天”,他就蹲在老乡家门口,掏出专家的预测报告,一条一条念。夜里巡逻的民兵带着马灯,见谁家灯还亮着就敲门,“冉书记说了,今晚谁进屋子,就是跟他过不去”。​ 7 月 28 日凌晨,大地突然像被掀翻的锅。唐山那边房倒屋塌的时候,青龙县的老百姓都在自家搭的棚子里。有人亲眼看见,刚跑出屋没两分钟,土坯房就塌成了一堆泥。全县 47 万人,愣是没因为房屋倒塌死一个。​ 灾后清点,别的地方哭喊声一片,青龙县却在忙着加固棚子。有人问冉广岐怕不怕,他指着远处临时搭建的学校,孩子们在空地上读书的声音飘过来,他说:“乌纱帽再大,大不过人命。”​ 那会儿的官员里,不少人习惯了 “等文件”“看指示”。可冉广岐不一样,他知道有些事等不起。预测本来就没百分百准的,可要是因为怕担责就装没看见,那才是真的对不起老百姓。​ 后来有人算过,青龙县那半个月,庄稼没人管,地里荒了不少。可比起唐山的惨状,这点损失算什么?老百姓心里有数,那个敢拍胸脯担责的书记,比那些只会念文件的官,靠谱多了。​ 危难时候的担当,从来不是喊口号。是明知道可能犯错,还敢把担子往自己肩上扛。这样的官,老百姓记一辈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