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79年2月,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越军没有发现他,谁知他突然打开手电筒,越军

1979年2月,姜利民摸到了越军阵地,越军没有发现他,谁知他突然打开手电筒,越军迅速朝他开枪,可越军还不知道,他们已经上当了!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姜利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里,他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对自己未来当军人的生活十分向往。 1969年,18岁的姜利民高中毕业后,放弃了其他选择,毅然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广西边防部队。 在部队里,姜利民训练刻苦,表现突出,很快在新兵中脱颖而出,多次在训练考核中获奖。 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责任感,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被提升为排长。 十年间,他日复一日地带领战士们训练、执勤,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1979年初,服役期满的他递交了退伍申请。 然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枪声打断了平静。 面对国家的召唤,姜利民毫不犹豫地收回了退伍报告,坚决要求上前线。 此刻,姜利民带领两名战友,趁着夜色掩护,艰难地爬行在崎岖的山路上,目标直指越军阵地。 越军凭借复杂的地形和茂密的植被,构筑了极其隐蔽的暗堡火力点,对我军后续部队的推进构成严重威胁。团部决定派出精干小组实施秘密爆破,为大部队扫清障碍。 当连长在连队宣布这项危险任务,询问谁愿主动承担时,作为十年老兵、经验丰富的排长,姜利民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的勇气感染了另外两名战士,三人组成了爆破小组,姜利民任组长。 他们终于成功摸到了越军阵地前沿。 四周一片寂静,不见越军踪影。 两名年轻的战友有些兴奋,觉得己方隐蔽得极好,低声提议不如等天亮再动手? 姜利民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深知,天亮后视野开阔,他们三个暴露在阵地上,立刻会成为越军机枪的活靶子,必须趁夜行动。 然而,新的难题摆在面前。夜色虽提供了掩护,但也让寻找那些精心伪装的暗堡变得异常困难。 姜利民仔细观察许久,竟一处暗堡的火力点都没发现。 他意识到,敌人藏得太深了,被动等待不是办法,于是他决定暴露自己,引蛇出洞! 姜利民果断地告诉战友,自己去对面吸引敌人火力,他们要仔细观察枪口火焰的位置,记下暗堡的具体方位!” 战友们担心他的安危,姜利民坚定地说: “任务要紧!上战场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我会找好掩体,敌人没那么容易打中我!” 说完,他携带手电筒,匍匐向预定位置移动。 找到一处岩石作为掩体后,姜利民毅然打开了手电筒。 光束划破黑暗的瞬间,死寂的阵地骤然响起密集的枪声! 至少两个暗堡喷吐出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向他藏身的岩石射来,打得碎石飞溅。 好在岩石提供了有效掩护,姜利民毫发无伤。他冷静地观察,迅速锁定了两个暗堡的位置。 他匍匐返回战友身边,拿起两个炸药包,部署任务: “这两个暗堡交给我,你们负责火力掩护,同时继续观察,可能还有隐藏的暗堡!如果我暴露了,你们立刻开枪压制敌人火力!” 部署完毕,姜利民背上炸药包,再次消失在黑暗中,向第一个暗堡爬去。 黑暗是双向的。越军同样难以发现匍匐前进的姜利民。 他成功接近第一个暗堡,拉燃导火索,将炸药包猛地塞进射击孔。 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第一个暗堡被彻底摧毁。 但爆炸的火光也瞬间照亮了阵地,姜利民的身影暴露无遗! 第二个暗堡的机枪立刻调转枪口,向他猛烈扫射。 姜利民反应极快,纵身跳进附近一个弹坑躲避。 战友们见状,毫不犹豫地按照预定计划,集中火力向第二个暗堡猛烈射击,压制敌人,为排长创造机会。 姜利民抓住时机,跃出弹坑,利用地形掩护,迅速向第二个暗堡接近。 在战友精准的火力掩护下,他再次成功靠近,将炸药包塞入暗堡。 又一声巨响,第二个暗堡也被炸上了天。 巨大的爆炸暂时驱散了部分黑暗。 就在三人准备会合时,姜利民突然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极其隐蔽的暗堡,他立即从战友手中拿过最后一个炸药包,准备再次出击。 战友阻止了他。不愿再让排长冒险。 姜利民挣脱战友的手,语气不容置疑: “我炸过两个了,有经验!我是老兵!你们继续掩护!” 话音未落,他已再次冲向危险。 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敏捷的身手,姜利民成功接近第三个暗堡,熟练地安置好炸药包。 轰然巨响中,第三个暗堡也被摧毁。然而,就在他完成任务,准备撤回与战友会合时,异变陡生! 一个之前完全没有被发现、隐藏得极深的第四处暗堡,突然从侧翼开火! 一串罪恶的子弹射向毫无防备的姜利民。他猝不及防,身中数弹,倒在了血泊之中。 两名战友悲愤交加,怒吼着冲向那个夺去排长生命的暗堡。 他们利用姜利民用生命换来的经验,相互配合,最终将这个隐藏的暗堡也成功炸毁。 阵地上威胁最大的四处暗堡被全部拔除,为大部队的前进扫清了障碍。 但年轻的排长姜利民,却永远地倒在了胜利的前夜,年仅28岁。 信源: 中国军网《英雄精神光耀南疆——追忆“爆破英雄”姜利民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