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大凉山深处,解放军从奴隶主手中解救出一名双眼溃烂的汉人。战士们看他挺遭罪的,问他:你是谁?他虚弱的挤出三个字:“帅士高”。就这三个字,一通电报直接发到了中央军委。 1952年,解放军战士们前往大凉山剿匪,当他们仔细搜查匪首的住所时,在一处阴暗潮湿、散发着阵阵腐臭气息的牛棚里,发现了一位形容枯槁的汉人奴隶。 那人颤抖着嘴唇,用微弱却又充满期待的声音问道:“你们……是中央红军吗?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战士们纷纷点头,告诉他,他们就是当年的中央红军,如今已经解放了全中国。 听到这个回答,男人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泪水夺眶而出,顺着他那满是污垢和伤痕的脸颊滑落,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问及姓名,他缓缓地吐出了三个字:“帅士高”。 就因为这三个字,战士们直接向中央军委发了电报。 时光回溯到1935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红军长征来到了大渡河畔,水流湍急,河水如猛兽般咆哮着,两岸峭壁林立,地势险要,素有“天险”之称。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红军急需找到熟悉水性的船工,帮助部队强渡大渡河。 帅士高,当时只是安顺场一名普通的船工,年仅21岁,但他在渡口一带却小有名气,被大家称为“船老大”。 5月25日清晨,天色微明,大渡河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帅士高带领着另外几名船工,毅然登上了载着17名红军先遣队队员的船只,强渡大渡河。 七天七夜,帅士高和其他77名船工,换人不停工,顶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奋战在大渡河上,最终帮助7000多名红军成功渡河。 这一伟大的壮举,为红军在大渡河左岸阻击国民党军队、右岸纵队夺取泸定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在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军走后,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对帮助过红军的百姓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帅士高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被列为重点抓捕对象。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迫害,帅士高被迫逃离家乡,四处漂泊,无奈之下,他躲进了大凉山,在一个彝族山寨中做工。 他每天都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却只能得到微薄的食物和简陋的住所,长期的劳累和恶劣的生活环境,让他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并导致右眼感染,最终失明。 电报发往中央,彭德怀得知后,心中感慨万千,1965年,彭老总来到石棉县视察时,专门前往医院看望帅士高。 当他看到帅士高那失明的双眼和饱经沧桑的面容时,眼眶湿润了,他紧紧握着帅士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心中满是愧疚和感激。 他为帅士高安排了最好的医疗条件,还留下了十元钱,希望能为他的生活提供一些帮助。 后来,考虑到帅士高眼睛不好,行动不便,彭德怀还特意送了一台收音机给他,让他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 帅士高,他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英雄,但他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