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将问马斯克:如何打败中国?他一句话,让全场人哑口无言,你知道世界首富马斯克是如何看待中美之战问题的吗?他只说了一句话:“美国必须要学会激进创新”。 这是发生在2020年美国空军研讨会上的对话,那会儿不少人不以为然,毕竟当时美国手里攥着全球六成的顶尖科技专利,谁会觉得自己创新力不够呢?可到了如今再看,马斯克这话就像提前算准了似的。 这五年里,美国无人机部队从“玩具”变成了“子弹”,五角大楼刚说要把小型无人机当“消耗品”,允许旅长直接下单买。但这表面的激进背后,全是体制在拖后腿。 有款侦察无人机,就因为要兼容北约11种通信协议,单价从8000美元涨到3万,最后军方只能放宽标准。更离谱的是,连无人机核心的无刷电机,都得重新建生产线,就因为以前全靠中国供货。 最让人觉得打脸的是,马斯克当年吐槽过的F-35战斗机还在天上飞。这架单价1.5亿美元的“吞金兽”,为了满足二十多个国家的需求,从设计到量产拖了20年,现在连乌克兰战场都不敢派去,怕被无人机打下来丢人。 而中国的“翼龙”无人机,早就在中东卖得火热,还用着华为5G技术实时操控。 美国也不是没努力过。2025年西南偏南大会上,AI物理模型“牛顿”能实时解析物理世界,可转头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经费就被砍了55%。 硅谷大佬们天天喊着“颠覆式创新”,但真要搞脑机接口这种高风险项目,还得偷偷用海外资金,因为美国国会觉得这“不符合国防优先”。 更有意思的是,马斯克自己成立“美国党”想挑战两党制,结果被嘲讽是“用搞科技的思路玩政治过家家”。 政策上的矛盾更是让人头疼,五角大楼一边加快无人机生产,一边又对量子计算搞出口管制,连普通的硅材料都不让卖给中国。结果呢?美国量子芯片研发被中国反超,中国企业用美国淘汰的光刻机,还把7纳米芯片的良率做到了90%。 现在才明白,马斯克说的“激进创新”根本不是技术的事,而是体制能不能容忍失败。SpaceX当年炸了11次火箭才成功回收,这种“烧钱试错”的模式,在美国军工复合体里根本行不通。毕竟洛克希德・马丁每年稳稳拿700亿美元军费,犯不着冒险。 更要命的是,美国顶尖的AI人才开始往欧盟跑,就因为那边拿6亿美元挖人,而美国还在纠结“国家安全审查”。 美国现在缺的不是天才,而是让天才放手去闯的土壤,可惜这片土壤,早就被官僚资本主义和政治正确啃得千疮百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