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劳模驾驶员王建起‌的服务“三字经”

记者许鹏

在榆林这座陕北古城,15路公交车日复一日地穿梭于大街小巷。驾驶座上,一位身材敦实、目光温和的司机让人印象深刻——他就是陕西省劳动模范、榆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第二运营分公司15路队驾驶员王建起。13年零责任事故、零投诉、零差评的背后,是这名基层劳动者用辛勤汗水写书的不平凡人生。

王建起驾驶的15路公交车贯穿榆林城区核心地段,途经7所学校、3个商业区,日均载客量超千人次。面对复杂路况,他总结出一套“三字经”:“‌安、准、净‌”——安全是底线,准时是承诺,干净是态度。

“安”字当头。行车中他坚持“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反复观察路线盲区,预判行人动态,从不开英雄车、斗气车。“咱拉的是一车有血有肉的乘客,不是货物,忽快忽慢让乘客东倒西撞还能行吗?”王建起说,咱要对每一位乘客负责,平稳出行,安全到站。13年来,他累计行驶60余万公里,从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

“准”字为责。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冬雪纷飞,王建起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不管有什么困难,都竭尽全力去克服。每天休息或收车后,他都要仔细检查车辆,因此他驾驶的车辆很少在半路抛锚出故障,总能够准点出车、准点运营、准点到站。同事们说:“王师傅的车就像装了发条,风雨无阻。”

“净”字暖心。王建起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用牙刷清洁仪表盘缝隙,驾驶室周围和车厢也都擦拭得干干净净,连发动机死角都要定期清理。乘客们感叹:“坐他的车,像进了自家客厅。”

在公交驾驶员的平凡岗位上,王建起用点滴善举将其点亮成“城市文明窗口”。

2020年10月,王建起行驶至长途汽车站点上下乘客时,看到站台上有一个小男孩穿着秋衣秋裤,脚上却穿着夏季拖鞋。王建起见状向乘客提醒道:“谁家的娃娃,招呼好喽!”结果没人应声。询问得知孩子与家人走散,他立刻让孩子上车,自掏腰包买面包、倒热水,并报警协助寻亲。在派出所民警帮助下,孩子很快找到了家人。次日,孩子全家带着锦旗到公司致谢,爷爷紧握他的手哽咽道:“你帮我们找到了宝蛋蛋!”

2022年夏日的一天,王建起驾驶的公交车上一位乘客突发疾病,经乘客提醒后王建起立即靠边停车查看,并迅速联系医院,当机立断告知乘客中途不停靠站点,优先将这位乘客送往医院。同时,与执勤交警说明情况,直到病人家属到医院后他才离开。

公交车上经常遇到有乘客丢落东西的情况,对此,王建起能够急人之所急,用最快的方法联系到失主,实在找不到的,他会将东西保管好,收车后交给路队管理员,等待失主前来认领。从钱包到手机,他保管过的遗失物品超百件。

“每次过年过节,年轻的同事也想回家,机会便都让给年轻人。”王建起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自己陪伴家人的时间很有限。谈及妻子生病住院却不能陪在身边时,他心中满是亏欠。

王建起把乘客当亲人,服务细致入微。每到一站,他必先稳稳停好车,耐心等候乘客安全下车;遇到老人,他会多等片刻,直到他们安稳落座才缓缓起步;碰上问路的外地乘客,他总是不厌其烦,详细指引路线、方向和换乘方式。点滴细节,温暖一路。

王建起的细心服务得到了大家广泛认可,他连续5年夺得公司技能竞赛冠军,自创的“节油驾驶法”年省燃油费上万元。他带领班组连续获评“先进”。徒弟们说:“他教的不只是开车,更是做人。”‌

“方向盘握一天,就得对一车人的安全负责。”王建起说。在“快节奏”时代里,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坚守,恰是基层劳动者最动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