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0 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让她拿件衣服,敌人轻蔑的答

1950 年,台湾一名女地下党在宿舍被捕,临走前祈求,让她拿件衣服,敌人轻蔑的答应,随后,她在阳台取下一件旗袍,就是她这个举动,让敌人追悔莫及......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2月6日深夜,台北师范学院宿舍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萧明华知道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当特务破门而入时,28岁的她表现得异常平静,只是轻声请求:"让我拿件衣服。"特务轻蔑地点头,看着她走向阳台取下那件挂在竹竿上的旧旗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件旗袍是向战友发出的最后警报,竹竿上再无衣物意味着"危险,勿入"。 萧明华192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父亲是从广东潮阳北上的农民,抗战爆发后全家辗转逃难至重庆,她在白沙女子师范学院读书时接触到进步思想。 1947年在北平师范学院就读期间,经地下党员朱芳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她放弃成为作家的梦想,接受组织派遣赴台潜伏,以教师身份在台湾师范学院和《国语日报》工作。 迅的弟子台静农鲁曾多次邀请她赴台任教,却不知自己的学生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在台湾,萧明华与化名"于非"的朱芳春假扮夫妻,以"实用心理学讲座"为掩护,秘密发展"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他们从讲习班学员中培养骨干,甚至成功策反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体育处上校梁锺浚。 1949年该组织改组为中央情报部直属的"台湾情报工作组",在短短两个月内六次向大陆传送重要军情,包括标记台湾军事设施地志图和防卫方案,这些情报帮助解放军在1950年5月解放海南岛。 1950年初,由于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叛变,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到毁灭性打击。 2月4日,特务以邀请演讲为名闯入萧明华住处探查,她镇定周旋送走来人后立即通知战友转移。 两天后被捕时,她用旗袍发出警报,保护了携带绝密资料准备返回大陆的于非。 在青岛东路军法处看守所,敌人对她施以电椅、老虎凳等酷刑,五天五夜不许睡觉。 双臂骨折的萧明华始终只有一句话:"我是一个拥护革命、支持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人。" 狱中的278天,萧明华写下30条"狱中纪事",抄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明志。 就义前,她托人带出只剩7颗鱼肝油的药瓶,"鱼七"在嘉兴方言中谐音"于去",暗示于非尽快撤离。 11月8日马场町刑场上,她拒绝喝壮行酒,挣脱宪兵冲向沙丘顶端高呼革命口号。 子弹穿透胸膛时,身为女共产党员的她生命定格在28岁,而她用旗袍传递的警报已让战友带着重要情报安全返回大陆。 32年后,三哥萧明柱将她的遗骨从台湾带回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墓碑上,照片中的萧明华目光坚定,背面刻着战友题写的"归来兮"。 当年那件救下同志的旧旗袍,如今成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萧明华没有成为冰心预言的大作家,却用生命书写了更壮丽的篇章。 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那些看不见的战线上的无名英雄,用智慧与忠诚照亮了胜利的道路。 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红色情报员萧明华》 江西政法网《"不要带我的遗骨回家乡,就让她在台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