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下饺子式的造舰潮,并不是为了与美国争霸而穷兵黩武,而是为了从1840年以来,刻在骨子里的痛苦记忆。从1840年英国军舰炮轰国门,到1994年美军航母在黄海围堵中国核潜艇。中华民族吃够了有海无防的苦头,现在之所以海军下饺子,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一支全球化海军。如今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大工业国,90%的外贸运输依赖海运,保护海上通道安全,就是守护国家经济命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海外利益更需要远洋力量的保护。 美国在亚太部署的岛链封锁,本质上是想把中国困在近海。但中国海军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种围堵。辽宁舰,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常态化穿越宫古海峡,福建舰电磁弹射航母即将服役,076两栖攻击舰更是开创无人机航母的新篇章。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有力回应。2016年南海对峙,中国海军集结100多艘舰艇,直接把美军航母战斗群逼退,从此美国海军再也不敢在近海与中国作战。 海军造舰本来就是工业强国的集中体现。一艘055型驱逐舰需要500多家配套企业协同,从江南造船厂的模块化建造到中科院的电磁炮研发,每一个环节都在拉动高端制造业升级。这些军事技术转化能反哺民用领域,航母用的特种钢技术被用来制造LNG运输船,潜艇的消声瓦材料被应用于高铁降噪。即使东南亚的印尼也知道这个道理,阵风战机实战远不如宣传那么厉害,可印尼还继续追加订单,本质上是看中阵风战机技术转让带来的产业升级。中国海军的下饺子同样的道理,本质上是用国防需求撬动整个工业体系的迭代。 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海军造舰高潮,是中国从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的必经之路。就像当年郑和下西洋需要宝船舰队一样,今天的中国需要强大的海军来守护全球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