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秦朝末年纷争四起,统治阶级的地位岌岌可危,可是驻扎在岭南的50万秦军,为什么不回

秦朝末年纷争四起,统治阶级的地位岌岌可危,可是驻扎在岭南的50万秦军,为什么不回去救援,眼睁睁看着秦朝灭亡呢? 秦始皇本名嬴政,前259年生于赵国邯郸,早年在那儿当质子,九岁回秦,十三岁继位当国王。起初吕不韦把持大权,他二十二岁亲政后,除掉嫪毐和吕不韦,重用李斯尉缭,发动灭六国战争,三十九岁统一天下,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他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修长城防匈奴,还建阿房宫骊山陵。前210年巡游途中病逝沙丘。秦二世胡亥,前230年生,是秦始皇十八子,从小跟赵高学狱法。前210年巡游时,赵高李斯帮他篡位,假诏杀兄扶苏蒙恬。他登基后,让赵高掌权,继续修骊山陵,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他派章邯率囚徒军镇压,却杀掉多名将领,前207年被赵高逼饮毒酒而死。任嚣是秦将,早年参与统一战争,前222年首次南征百越失败,前214年统帅五十万大军再征,占番禺,设南海桂林象郡,管理三郡。 前208年病重去世。赵佗约前240年生于河北真定,青年入秦军,前215年随屠睢南征百越,后任龙川令,推动秦法,移五十万中原人南下,作为任嚣副将参与征服百越。这些人物的经历,直接影响了岭南秦军的选择。秦始皇高压政策虽统一天下,但埋下隐患,秦二世无能加剧危机,任嚣赵佗在南方站稳脚跟后,面对中原动荡,做出自家打算。其实秦朝灭亡不光是二世无道,还跟边疆军队的分布有关,北方三十万精锐防匈奴,南方五十万开疆拓土,内地空虚导致起义军轻易得手。 前209年夏,陈胜吴广起兵大泽乡,消息传开,武臣占赵自封王,项梁项羽起兵会稽,田儋称王齐地。秦廷震动,章邯率囚徒军镇压,却在巨鹿败于项羽,二十万秦军投降。岭南番禺,任嚣病重时任命赵佗代理南海尉,嘱咐封锁五岭关隘。赵佗接手后,杀掉朝廷派驻官员,换上亲信。岭南大军名义五十万,多是中原罪犯地痞小贩组成,他们平日开荒屯田,自给自足勉强,武器简陋,训练不足。若北上救援,千里山路粮草供应中断,本就依赖中原接济,现在断了线没法解决。百越部族刚降,撤军易生叛乱。赵佗选择据守,静观中原变化。 前207年,项羽破秦主力巨鹿,章邯降;刘邦攻武关,蓝田秦军溃败,子婴投降,秦亡。岭南秦军未动。话说回来,这五十万秦军成分复杂,不是精锐老秦兵,对中原没多少感情,南方生活安稳,谁愿回去送死。赵佗早有割据心思,秦始皇在时不敢露,秦二世乱了阵脚,他就原形毕露。路途遥远,战斗力弱,加上内部矛盾,这些因素叠加,让他们坐视不管。其实秦朝灭亡,边疆军队不回援是关键,内地兵力空虚,起义军趁虚而入。赵佗的决定,反映出秦帝国统一后,地方势力离心离德的问题。 赵佗巩固南海后,前204年出兵吞并桂林象郡,在番禺称南越武王,建立南越国,疆域北至五岭,西达夜郎,南到南海,东邻闽越。他推行秦制,发展农业商业,促进汉越融合。秦二世前207年被赵高逼杀,赵高立子婴,项羽入关杀子婴,焚咸阳,秦彻底灭。赵佗初与汉对峙,前196年汉使陆贾劝归附,他去帝号,称臣汉高祖。前183年吕后禁铁器贸易,他怒称帝,兴兵攻长沙。汉文帝时陆贾再使,他复称臣。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约百岁,南越传五世,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赵佗的南越国存在近百年,靠的是有效控制岭南,引进中原技术,稳定政治局面。但他不救援秦朝,暴露了秦帝国根基不稳,地方将领野心膨胀。 秦朝灭亡后,汉朝吸取教训,加强中央集权,避免类似割据。赵佗一生从秦将到南越王,体现了乱世中个人野心的作用,但他对岭南开发有贡献,促进文化交流。话说秦朝短命,百万大军散布边疆不回援,是暴政积累的结果,百姓不支持,军队动员力下滑。刘邦入关时,关中空虚就是证明。赵佗的结局,提醒后世统一需民心所向,不然再强军力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