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热点评述】俄军进攻红军城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新特点?#俄乌激战红军城战局如何# 从

【热点评述】俄军进攻红军城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新特点?#俄乌激战红军城战局如何# 从7月下旬开始,俄军多个作战单位就开始向波克罗夫斯克市核心区域推进,全面围攻吹响了冲锋号。 除了原有各部队继续向前推进,俄军第51民兵航空军第一旅与第9罗布旅从后方地域调动至波克罗夫斯克市北部与东北部地区,分别沿铁路与工业走廊展开部署,以形成对乌军中部防线的压力,同时,又切断部分后勤补给通道。 之前是11万俄军三面围攻红军城,而全面进攻开始后,俄军攻城的总兵力达到了16万。而乌克兰武装力量总指挥官西尔斯基仍表示,俄军参与围攻红军城的兵力是11万。 俄军进攻时让各路部队同时向前猛攻,因为俄军担心乌军会像在其它城市一样,留下乌平民做“人质”,阻挡俄军攻城,当时,估计红军城里还有乌平民4000多人。乌克兰官方曾说,“并不是每一个平民在战时都有能力撤退”,意思是说,城里还有平民在当“人盾”。 然而,这一次,似乎不太一样 俄罗斯没有大规模突进,但潜入城中的侦察小分队发现,抵抗的乌军比想象的少,平民大多数也撤离了。供水和电力系统被关闭,只有供军事使用的最低通讯条件。据称,波克罗夫斯克市在七月中旬后逐步启动强制撤离机制,由乌军内政单位与地方行政组织实施。至7月24日,大部分居民已转移至市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时安置点,市区道路被设置大量障碍与检查点以限制平民返回。多个区域由地方民兵巡逻维持秩序,但在俄军攻城开始后,民兵也逐步撤离了。这是俄军攻城时发现的一个新特点。 第二个特点,俄军对攻城早有筹划,计划比较周详。俄军分工明确,俄罗斯进攻红军城的部队集中了包括了第51集团军、第90坦克师、第41集团军、第2集团军和大量的无人机部队。第51集团军部队包括了第1、第9摩托化步兵旅,主要集中在红军城北部;第90坦克师包括第239坦克团、第228摩步团、第67步兵团,主要部署在红军城的南部,负责切断T-0406和T-0504公路;剩下的两个集团军,部署于西南部和南部,尤其是第41集团军部署在皮斯卡尼方向,是进攻城区的主力部队。 俄军从红军城的东部,南部和西南部3个方向集体施压,通过分割包围的方式,对城区逐步推进,分割围歼。 7月25日,俄军装甲部队与步兵协同作战,突破乌军防线,进入波克罗夫斯克市东南部的新经济镇核心区域。 该区域为城市工业与仓储枢纽,连接多条道路与轨道线路。 俄军在占领后设立检查哨与集结点,并部署短程防空系统以防空中打击。 7月26日,俄军控制通往帕夫洛格勒的主干道路,并使用工程车辆封锁通往城市南北两侧的其余通道。使乌军处于半包围状态,多条补给线被切断,乌军几乎无法调动。分工明确,进攻有序,这是俄军进攻红军城的又一特点。 还有一个特点,组建小分队突入城区。7月24日至25日凌晨,俄军组建了代号为“台风”的侦察与渗透小组,潜入红军城市区中心区,他们穿越空置街区与多层住宅区,他们未直接攻击,其主要任务是探测乌军指挥网络、后勤节点与火力部署,其活动路线多集中于医院、变电站、地下通道与行政楼周边。台风小组通过信号截获、图像记录与标记目标,为后续炮击与空袭任务建立目标库,利用特战小组,注重侦察和信息收集,这是此次俄军进攻红军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据称,这几个“台风”侦察和渗透小组,是来自于俄罗斯精锐的空降部队成员,从城南潜入城区,原本是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因为他们一旦遭围,就难以逃出,只要将侦察到的信息传给城外俄军,就是胜利了。然而,他们潜入后,却城区中心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抵抗,乌军主力部队已经消失不见了,“台风”侦察和渗透小组就像进入一座空城。乌军可能被调到城区周围帮助防守,而有的私自撤离了,有的悄悄逃走了。 在俄军全面攻城的关键时刻,乌军却大量消失了,这是俄军遇到的攻城时的又一特点。 原本,依照俄军的分析,城区本应该驻扎着乌克兰第155机械化旅、第68旅、117独立重型机械化旅,第32机械化旅等众多部队。他们不仅装备相当先进,而且战斗力也不弱,尤其是第155机械化旅,这支部队曾在法国接受过北约教官的训练,他们还经历了南顿涅兹克的血战,是因其战斗力强才专门被调到红军城来守城的。可是,俄军进攻时,这些部队似乎都消失了。部分知情人士透露,乌军在该城南部城区的防线已经崩溃,士兵大部分逃跑,已无力阻止俄军进攻。乌媒却称,这些部队只是暂时“改善了战术位置”,而真到了哪里呢?怕是没人知道。 看来,红军城很快会被俄军攻陷,激烈的巷战或许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