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65年,毛主席邀请蒋介石回大陆,蒋氏父子与一人密谈后,在我党开出的条件基础上

1965年,毛主席邀请蒋介石回大陆,蒋氏父子与一人密谈后,在我党开出的条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六大条件!

1965年,一位神秘的访客穿梭于大陆与台湾之间,一时间,两岸局势暗流涌动。

此人是知名作家、爱国人士曹聚仁,此时此刻,他成为了两岸之间传递消息的信使。

时光回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彼时,国际形势复杂,美国派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

1954年美台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制造“两个中国”。

幸而蒋介石守住了底线,在这件事情上没有配合美国。

周总理早在1955年就提出,要促成两党之间的对话。

同时,为了让蒋介石消除疑虑,我们还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

比如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仍然由蒋介石管理,中央拨款来支持台湾建设等等。

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的态度果然有所松动,毕竟分裂台湾,将成为千古罪人,但若促进和平统一,却功在千秋。

但外有美国掣肘,内有诸多顽固派阻拦,蒋介石犹犹豫豫,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因此,我方才派遣曹聚仁往来于两岸,进行沟通。

毛主席向曹聚仁表示,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党愿意大力合作,还提出“一纲四目”,即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蒋介石意见妥善处理!

1965年7月,事情终于有了眉目。

蒋氏父子与曹聚仁进行密谈之后,在我党开出的条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六大条件:

一是蒋介石仍担任国民党总裁,可返回大陆,定居江西等地生活和办公;

二是蒋经国出任台湾省长,台湾除交出外交与军事权外,其他政务由台湾省政府全权处理;

三是台湾仅上交外交和军事权,内部事务有较大自主空间;

四是台湾可保留自卫力量;

五是在军事及经济上给予台湾一定保障,若台湾财政困难,北京按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不过台湾不得接受美国任何军事与经济援助;

六是台湾现职人员职位、待遇不变,保障人民生活水准只升不降。

这些条件在当时引起巨大震动,若能达成协议,两岸统一进程将大大推进。

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蒋介石仍是优柔寡断,提完条件后,又止步不前,两岸之间的对话被一再搁置。

同时,美国也并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所以暗中扶植了大量的台独势力,在台湾煽动对大陆的仇恨情绪。

美国的这一策略在台湾起到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导致台湾年轻一代的心中,台独思想根深蒂固。

随着蒋氏父子接连去世,台独势力也愈发失控,和平统一之路愈发艰难。

今日的台湾,乱象频发,矛盾重重,当年的问题没有解决,留下了无穷的隐患。

当年,毛主席在得知蒋介石去世的消息之后,沉默了很久。

因为这意味着,很多谈判,又要重新开始。

但毛主席仍然保持着乐观精神,相信台湾回归终将实现。

我们也始终盼望着,台湾回归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