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1年,新四军参谋带了2个伤员打游击,3个人只有1支枪,谁知,过了4年,这支

1941年,新四军参谋带了2个伤员打游击,3个人只有1支枪,谁知,过了4年,这支小队伍竟变成 800多人。参谋把队伍扩充了百倍! 这名参谋名叫刘奎。 1943年冬天,刘奎遇上场大难。左腿被子弹打穿,伤口烂得流脓。他没别的办法,拿刺刀挑开棉袄,扯出棉絮蘸着雪水往伤口上抹。他对警卫员黄诚低低说:“老黄,递消治龙药膏。”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参谋刘奎接到留守命令时,正躲在泾县茂林镇的破庙里。 他看着警卫员李建春和黄诚,俩人浑身是血。李建春肚子被弹片划开个口子,黄诚一条胳膊被打断。 “首长,我们跟你走!” 李建春咬着牙,右手死死攥着那支汉阳造步枪 —— 这是他们仨唯一的家伙。 刘奎带着俩伤员,一路躲躲藏藏到了黄山脚下的樵山村。村子早被日军烧光了,只剩断墙碎瓦。 刘奎在残墙上写 “抗日救国,匹夫有责”,有个王大爷走过来拦他:“后生,就你们仨,能顶啥用?” 刘奎拍了拍腰上的枪:“大爷,人多起来就有用。有人愿意跟我干,明天就去端鬼子炮楼!” 1941年5月,刘奎在樵山村祠堂开动员会。他指着墙上的地图说:“日军运输队天天从谭家桥过,咱们去打埋伏。” 话刚落,五个扛锄头的村民站出来:“算我们一个!” 这五人成了黄山游击队头批骨干。他们拿镰刀、土枪,在谭家桥打伏击,缴了 3 支三八大盖。 1941 年 7 月的一个雨夜,交通员跑来说:“刘队长,胡书记派人来了!” 随后,10 个带枪的游击队员站到刘奎面前。他攥着带队干部的手:“有这些枪,咱能搞出个兵工厂!” 1942 年春天,刘奎一个人走进程恩鸿的土匪窝。程恩鸿是当地有名的 “黄山王”,日军见了都发怵。当时,程恩鸿正坐在虎皮椅子上擦驳壳枪。 刘奎直截了当问:“程寨主,你抢日军粮车是好汉,但当一辈子山大王,能把鬼子赶出去?” 程恩鸿猛地抬起头。俩人在山寨里聊了三天三夜,最后程恩鸿一拍桌子:“老子跟你干!” 程恩鸿带着 108 个弟兄加入游击队那天,刘奎把自己的汉阳造递给他:“从今天起,咱都是新四军。” 后来,这支队伍在黄山脚下打日军运输队,缴了 70 支步枪、1 挺歪把子机枪,成了皖南抗日的硬队伍。 1943 年冬天,叛徒王昆山开枪偷袭,子弹打穿刘奎左腿。他按住流血的伤口喊警卫员护着胡书记,随即闭眼跳下几十米悬崖,被松树挂住时胸口已插着半截刺刀。 三天后,黄诚在猴子洞找到他,靠野果和雪水续命的刘奎虽奄奄一息,却硬是在一个月后拄着木棍走出洞,腿上留了道终身疤痕 —— 大家都说他是打不死的硬汉。 1944 年夏天,刘奎在船形山部署 “麻雀战”“夜袭战” 等战术,半年端掉 12 个日伪据点。 一次伪军抢粮,他让山头插满红旗迷惑敌人,自己带突击队绕后,没费多少功夫就制住了伪军头头。 1944 年秋天,侦察员跑回来喘气说:“队长,伪军又来抢粮了!” 刘奎马上集合队伍:“这次咱来个空城计。” 他让战士们在山头插满红旗,自己带突击队绕到伪军后面。 等伪军头头反应过来,刘奎的枪已经顶在他后脑勺上:“缴枪,不杀!” 队伍壮大的四年里,刘奎始终守着 “不拿群众东西” 的铁规矩。没粮食就跟老乡买,给不上钱就打欠条; 住百姓家临走必扫净院子。有战士摘了老乡两个柿子,他亲自送回赔礼; 日军抢走樵山村粮食,他连夜伏击夺回,连缴来的日军罐头都全分给村民,自己和队员啃冻红薯。 老乡们说:“这样的队伍,咱信得过!” 1945 年春天,19 岁的皖南姑娘李明因送情报与刘奎相识,跟着他加入游击队。三个月后,两人在猴洞办了婚礼,胡明和程恩鸿当证婚人。 刘奎凑在她耳边说:“等胜利了,带你看黄山云海。” 这话直到 1955 年他成了大校才兑现,李明摸着他满身伤疤笑:“这才是真军功章。” 从 1941 年的 3 人 1 枪,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的 800 人 700 条枪,刘奎用四年时间在黄山写下奇迹。 当地百姓说得实在:“黄山有刘奎,鬼子睡不稳。” 他身上的每道伤疤 —— 左腿枪伤、后背刀疤、胳膊烧伤,都是这段抗战史最滚烫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