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是时候让菲律宾感受一下“得鱼而忘荃”的恶果了。去年台风季,满屏都是中国援助菲律宾

是时候让菲律宾感受一下“得鱼而忘荃”的恶果了。去年台风季,满屏都是中国援助菲律宾的消息;今年台风季,民间静悄悄,官方也静悄悄。 2011年从湛江港出发的那批帐篷,现在还在菲律宾吕宋岛的难民营里。 蓝色的布料上,“中国援助”四个字被风雨洗得发白,却还能看清。 当年“天鹰”台风过后,这些帐篷撑起了300多个家庭的临时家,菲律宾红十字会的照片里,孩子们在帐篷前跳皮筋,背景里有中国志愿者在加固绳结。 2025年7月,台风“韦帕”的洪水退去后,马尼拉的街道上堆着断木和淤泥。 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贴出的公告里,141万受灾人口中,有2000多人还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 他们本该有更多帐篷的,可2023年从难民营运走的一批帐篷,被拆了做了南海岛礁上的遮阳棚,竹竿上还缠着中国产的尼龙绳。 欧美送来的援助正在清关,欧盟的120万欧元换成了大米,堆在马尼拉港的仓库里,要等下周才能分发。 美国的C-130运输机停在克拉克基地,机舱里装的是塑料布和罐头,飞行员说“等命令才能卸货”; 2016年从广西运过去的那200吨饮用水,桶身上的绿色标签还能在菲律宾的纪录片里看到。 纪录片里说“中国污染了南海水源”,镜头扫过桶上的“中国援助”字样,配着专家的声音“水质存疑”。 可当时在马尼拉贫民窟,这些水救了不少人的命,有老人用空桶种了花,花现在还开在自家门口。 中国今年没送援助的消息,在菲律宾的社交平台上吵翻了。 有人翻出2021年“雷伊”台风时的视频,中国的卡车队在暴雨里送食品包,志愿者蹚水给孕妇送奶粉。 斯里兰卡的难民营里,2022年中国送的大米袋还堆在墙角。 当年内战过后,这些大米让2万人没挨饿,可2024年联合国投票时,斯里兰卡举了赞成票,支持“调查中国债务”。 就像有人用你送的碗吃饭,放下碗就骂你“饭里有毒”。 菲律宾卫生部的仓库里,2020年中国援助的呼吸机还在转。 7月底的中国,安徽的堤坝上堆着新帐篷,和2011年送菲律宾的那款很像。 防汛队员正在检查绳结,他们说“这些是给颍上县的老乡备的,下周可能有暴雨”。 湖北的仓库里,净水片一箱箱码着,包装上写着“应急储备”,旁边的清单上,接收人是“武汉、荆州防汛指挥部”。 台风“韦帕”带来的洪水退了,马尼拉的居民开始晒被子。有户人家晒的被子,被面是2021年中国食品包里的防潮布,他们说“挺结实的”。 可当记者问起“希望中国再送援助吗”,男主人挠了挠头,没说话,转身去收被单被单的边角,绣着模糊的五角星,是2013年“海燕”台风后,中国医疗队留下的。 中国不是没东西可送,湛江港的码头上,冲锋舟、帐篷、净水设备堆得像小山,只是提货单上的目的地,都是国内的防汛指挥部。 这些东西,要去救可能被洪水困住的中国百姓,就像当年救菲律宾人一样认真。 只是这一次,它们不会再漂过南海,去那些用着中国物资,却骂着中国的地方了。 有人觉得:“天灾面前灾民可怜,但国家做事得有底线。一边抱美国大腿拿日本军舰,一边盼着中国送物资,哪有这样的道理?” 还有网友提到:“7、8月咱们自己防汛正忙,湖北江西的堤坝上都是人,救援力量先顾自家百姓,没毛病。物资该给懂感恩的,喂白眼狼不如帮自家困难学生。” 那么你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