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外长访菲,开口就说“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不料下一刻就彻底破防! 巴特策策格作为职业外交官,此次带着推销羊毛和牲畜产品的目标来到菲律宾,本想打开东南亚市场,却在联合声明中突然表态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 巴特策策格出身乌兰巴托,靠勤奋考入蒙古国立大学,后在莫斯科进修,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 这些年,他主推 “第三邻国” 战略,试图让夹在中俄之间的蒙古摆脱地缘掣肘,多跟美国、日本、欧盟拉关系。 这次访菲,蒙古想借机向西方示好,而菲律宾则想借势炒作国际支持,两国各有打算。 菲律宾这边,小马科斯政府正被国内经济问题困扰。2025 年 1 月通胀率达 2.9%,6 月虽微升至 1.4%,但食品通胀仍较高,民众不满情绪高涨。 政府急需外交上的亮点来转移注意力,南海问题成了他们的筹码。 近年来,菲律宾频频拉拢国际盟友,联合美、日、澳搞军演,试图在南海问题上给中国施压。巴特策策格的到访,被菲律宾看作拉新盟友的好机会。 蒙古的 “第三邻国” 战略并非首次引发争议,作为内陆国家,蒙古在海洋事务上并无直接利益,此次介入南海问题显得突兀。 中国是蒙古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投资来源国,2023 年双边贸易额已超过 130 亿美元,占蒙古国对外贸易的近 80%。 蒙古支持菲律宾的南海诉求,表面上是为了响应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实则可能是为了换取西方援助。 然而,蒙古的这一表态可能影响中蒙关系。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曾明确表态,任何国家不应低估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马斯洛夫也警告,蒙古若触碰红线,中俄有足够手段让其回归现实。蒙古的经济命脉高度依赖中俄,中国占蒙古出口总量的 86%,俄罗斯供应其 90% 的燃油。 若因站队美国导致中俄反制,蒙古将面临能源断供、贸易通道封锁等致命打击。 东盟国家对菲律宾拉拢蒙古的做法也有不同看法,泰国总理佩通坦表示,东盟峰会受域外势力影响太大,部分东盟国家的安全被影响。 新加坡媒体则批评美国加剧贸易壁垒,影响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危机管控上有合作,但美国的介入增加了复杂性。 东盟整体倾向于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反对外部势力干预。 从国际法角度看,南海仲裁案缺乏法律依据,领土争议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调解范围。蒙古作为内陆国家,支持菲律宾的法律依据不足,可能引发争议。 菲律宾试图通过拉拢蒙古等域外国家来扩大国际支持,但这种做法被批评为 “政治表演”,缺乏实际意义。 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很清楚: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求生存,往往要付出更多代价。蒙古若想在国际舞台上立足,需谨慎权衡地缘政治风险,避免因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发展。 菲律宾也应明白,借势炒作国际支持无法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唯有与周边国家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