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素老三”靠写作,一周挣2852,平均每天407元,我就问你牛不牛? 这是啥时候?自媒体的冬天,哀鸿一片,她却屹立不倒,依然“处处是青山。” 这位作家姐姐就值得探究了,我本来不想写,可又蠢蠢欲动,想深入分析了! 俺好歹当过班里的语文状元,当年高考语文120分,俺拿了115,为啥就写不过她呢? 我感觉,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用阿Q精神来讲,“祖上曾阔过”,俺也写出不少爆款呀,也曾一天达到过4位数、3位数。 嘿嘿,现在稳定在2位数! 3位数是偶然, 4位数更是偶然, 2位数是必然, 如果是1位数,那就太突然了。 我好久不晒收益了,不瞒大家说,如果靠文字这碗饭,我会被活活饿死。 之所以前两年挣了几个零花钱,纯粹是“瞎猫碰见死耗子”。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 猪八戒在风口上,也能飞起来! 但是,今年这行情,真的不咋地,不是我们的水平下降,而是整块蛋糕缩小了。 各行各业都不好过,“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写大块文章没钱, 善于写年代文的“白鹭湖姑娘”,那也曾是写文的模范,20多万到手,也快被这仨瓜俩枣,弄得没脾气了。 这位白姐姐说,她都想摆烂了,因为她某一天挣了26块,一周挣的都没过去一天多! 我不怕大家笑话,吭哧瘪肚半天,就是今儿,我才挣了39!也许,明天只有10块钱。 我的确不靠写作吃饭,但从收益就能看出: 谁在冷宫,谁在受宠! 今晚,我跟丈夫唠了半天嗑,我在新房,他在旧房,通过电话唠的! 我垂头丧气说,“老公,我好像被限了,流量一落千丈,一天还挣不了一箱纸抽的钱。” 丈夫漫不经心,“别掉到钱眼里,咱们有退休金,你就算挣了20万,咱差这20万吗?” 嘿,瞧他这大口气喘的!他要挣来20万,我就不挣了! 我掐着肥腰瞪眼,“我差这20万呀!我想去世界各地旅游!欧洲呀,美洲呀,东南亚呀,算了,东南亚比较危险……” 他不理解我,“有吃有喝就得了,到哪不都一样啊?不就是从自己住烦的地儿去别人住烦的地儿逛悠?” 晕,我俩精神生活从来不同频! 好吧,一不留神,思维又发散了,咱再说回“素老三”—— 这位倔强执拗的单亲妈妈,在三四线小城,靠一只秃笔,荣获作家头衔,养大一个娃,帮娃买了房成了家。 咱就说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1500,本是个苦哈哈的女人,为啥却活得光彩照人? 她是不是女人的典范? 咱估摸一下,她的受众群体基数有多大? 第一,读者40岁到60岁的女性,应该占一大半,我感觉潜在读者,甚至可以扩展到80岁。 第二,灵活就业人群,人数也是乌泱泱的,这一部分人生活困难,做梦都想发财,她就是一个标杆。 第三,三四线小城市,就业有多困难?底层人群平均工资2000~3000,这位姐姐偏偏逆转了! 第四,我猜都能猜到,她经常写底层人的柴米油盐,这就是百姓的烟火,无论哪个阶层都爱看。 第五,有人不服气,说她写的是口水文,随便你们怎么讲,争议越多,看热闹的越多,流量就越大。 如果没人议论了,你也就凉凉了。 除了受众群体之外,这位作家姐姐为什么会火? 我认为,还有两点原因: 第一,人家勤奋。 不必羡慕嫉妒恨,我就问你能不能做到?反正我做不到,那样的话,我的眼就瞎了,灵感就枯竭了。 (1)吃饭不看手机,专注做一件事,感觉很幸福。 (2)过节俭生活,半袖褂子开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实际上,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可以入文,如果不奢求文采,简直不要太好写! 为啥我做不到呢?还是一个字“懒”,坚持一天两天容易,坚持三年四年太难! 高频输出有啥好处?阅读的多了,点赞的多了,评论的多了,冷锅就被炒热了,这个账号就活跃了。 自媒体有个名词叫“活跃度”,活跃度越高,流量越高,流量越高,活跃度越高,这就是“正相关”。 为啥大咖简简单单几句话?就点赞好几千呢?“活跃度”就是根本原因。 第二,人家真实。 生活就是生活,故事就是故事。 什么是真实? 这个人啊,既非完美无缺,又非一无是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复杂人性的人。 就好比用白描手法,让你看到这个人更真实的一面,这就是这个ai时代,最宝贵之处。 好吧,篇幅不够,匆匆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