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在饭店点了一份肉末蒸蛋,结果端上来的却没有肉末,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便把餐厅告上了法庭,餐厅老板感到很委屈,认为这份菜才4块钱,男子这样做有些小题大做,最终,法院做出了判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据极目新闻7月24日的报道,一份4元的肉末蒸蛋,竟然闹到了法院,这事听起来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还真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湖北一家小餐馆的招牌上写着“实惠价 良心味”,菜单上那道4元的肉末蒸蛋,一直是不少上班族的心头好,王先生(化名)就是这家店的常客,冲着这份便宜实惠的小菜,没少照顾这家店的生意。 可就在今年6月,王先生连续两次点这道菜,却发现蒸蛋里连根肉毛都找不着,第一次他还以为是厨房疏忽,善意提醒了服务员,没想到第二次去,还是一样的情况,服务员还理直气壮地说“本来就是这样”。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王先生觉得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诚信的问题,他先是找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可店家却振振有词:“老婆饼里也没老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态度可把王先生给惹火了,4块钱的菜,打官司索赔500元,在有些人看来或许有点小题大做,但在王先生看来,不讨个说法,这样的“名不副实”只会越来越多。 法庭上,店家的辩解显得有些苍白:“几块钱的东西,较这么真干啥?”可法官一针见血地指出,价格低廉不是欺骗顾客的通行证。 “老婆饼”和“肉末蒸蛋”的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约定俗成的传统叫法,后者却是明确的食材描述,当顾客看到“肉末”二字,自然期待着能吃到真材实料。 店家的态度也是一个有趣的转折,从开始的死不认错,到最后主动道歉赔偿,这转变背后,是法律给商家上的一堂诚信课,法官告诉店家,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花钱买到的是什么,这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 最终,这场官司以店家赔付300元、当场道歉告终,虽然赔偿金额不大,但意义深远,它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中的诚信不分大小,也不能用价格来衡量。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