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一战成名后,中式武器销售为啥依然困难重重?因为军售从来都是阵营站队,而在军售黑暗森林里,中国是唯一举着道德火把前行的。 2024年,美国军售额达800亿美元,占比全球军售43%,主要出口F-35战机、远程导弹及装甲装备,欧洲占比35%。 第四名是韩国,军售额约57亿美元,但韩国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万国零件组装货,相当于给美西方打工。 中国位居第五,军售约32亿美元,占比全球军售2.6%。航空装备占比35%-40%,航天及导弹系统占比25%-30%,船舶装备占比15%-20%。主要接受国家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塞尔维亚、阿联酋和斯里兰卡等。 印巴5.7克什米尔空战后,歼-10C一战成名,给中国军工打了一波实战广告,但并未改变全球军售格局。中国军工依旧像一位沉默的优等生,受到北约体系的围追堵截,以及意识形态认知鸿沟的阻碍。 土耳其曾公开赞赏歼-10C性能媲美F-16最新版,却在2025年7月突然转向采购欧洲“台风”战机。背后是美国制裁威胁,如果土耳其采购中国装备,其F-16战机将面临技术断供、零件禁运,重蹈土方因买俄制S-400被踢出F-35项目的覆辙。 此外,美国还把IMF的60亿美元贷款当作威慑筹码,这对处于经济困境中的埃及无疑是“生存级威胁”。最终,埃及仅购买了红旗-9B防空系统,算是夹缝求生之举。 红旗-9B也因此成为首个打入阿拉伯国家核心防务圈的中国防空系统,这种“弃战机保防空”的模式,很可能会引发沙特、阿联酋等国的效仿。 巴西也曾公开声称“歼-10CE性价比卓越”,但最终还是以预算不足婉拒。背后依然是美国以巴西现有美式战机维护作为威胁,以及IMF债务谈判施加压力。 一是美西方要挟,美国正在推动“美欧亚三方军工标准统一”,试图通过技术壁垒阻止中国装备进入西方盟友体系。二是印尼国防部强调“阵风”是体系化解决方案,单次战例不能否定其价值。三是“阵风”可与印尼现有F-16战机部分兼容,降低换装成本。 此外,军售也跟我们自身有很大关系。一是战略克制,我们始终坚持不向冲突地区出售武器,拒绝中东某些激进势力订单。而美西方恰恰相反,信奉“枪炮一响,黄金万两”,越是冲突地区越是卖军火。 连土耳其这种抄袭万国货都敢于有样学样,借纳卡血战,TB2无人机订单暴增。以至于前联合国武器调查员雷蒙德痛斥:良知是奢侈品,唯屠夫可量产! 二是传播失语,2025年5月,巴基斯坦歼-10CE击落印度“阵风”战机,却未登上全球热搜。土耳其TB2无人机在纳卡摧毁几辆老式坦克,西方媒体滚动播报三天。 局座曾对中美军售作出过点评:中国军售是“交朋友”,美国军售是“割韭菜”。数据显示,中国对冲突地区武器出口占比可以忽略不计,美国则高达68%。然后就形成了一种魔幻现实:东方大国在军火市场当圣人,西方列强则在冲突地区当土匪。 美西方痴迷于战争经济学狂欢,卖武器就像卖可乐,止渴但不解渴。中国则延续着农耕文明的慎战基因,卖武器像卖中药,慎之又慎。这种对比,恰如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的预言: 西方文明用技术解决伦理问题,而中国文明则用伦理解决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