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归属韩国?这是准备认祖归宗吗
近日, 一位韩国网友在海外平台振臂疾呼:“中国何时归还韩国长城?连修缮技术都是我们的!” 讽刺的是,当这位韩国网友在Quora发出“长城归还论”时,历史文献却正在图书馆里发出悲鸣。
更魔幻的是,此人还举证:“城砖上的韩文刻字是所有权凭证”——按此逻辑,八达岭禁刻韩文的公告,堪称21世纪最强“文化保卫战”。
一、当碰瓷遇上花岗岩:长城认领的“魔幻考古学”
韩国网友的自信并非无根浮萍。韩国学者金炯修曾宣称:“高句丽防御墙与长城地理重合,证明长城属韩国文化圈。” 此论调堪比宣称“邻居院墙挨着我家,所以邻居房产证该改我名”。
更荒诞的在后头:部分韩国历史专家声称,秦始皇修长城是因“惧怕韩国进攻”。然而考据显示,秦朝时朝鲜半岛尚处部落联盟阶段,连铁器都未普及,他们甚至没有能力进入中国腹地。若这般“部落雄师”能逼出万里长城,匈奴骑兵怕要气得掀棺而起。
连韩国自家网民都看不下去。NAVER论坛吐槽刷屏:“若孟子是韩国人,孔子莫非是咱家远房表叔?” 文化焦虑至此,堪称前无古人。
二、从泡菜到白灰墙:文化争夺的双面镜
韩国对新万金工程的命名暴露了执念。这条长33.9公里的防潮堤,被美国驻韩大使吹捧为“韩国的万里长城”。尽管它1991年才动工,2010年竣工,却敢与两千年长城比肩——**水泥未干,野心已燃**。
讽刺的是,当真长城需要修缮时,“韩国技术论”遭遇黑色幽默。2016年,辽宁小河口长城被掺水泥的三合土抹成“白灰墙”,网友痛斥“毁容式修复”。若这真是“韩国技术”,建议申遗项目改名:《论如何把文物修成农家乐台阶》。
三、文化焦虑的病原体:当自卑穿上龙袍
韩国文化部《2022传统文化报告》揭穿真相:除中秋节外,春节等节日在年轻群体中认同感持续淡化。文化根系越虚弱,抢夺姿态越疯狂:
- **2005年**: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随即宣称“端午起源韩国”
- **2012年**:官方教材将孟子列为“韩民族先哲”
- **2021年**:北京冬奥汉服展示遭韩网围攻“抄袭韩服”
社会学家李相允在《东亚身份建构的文化政治》中点破本质:韩国文化定位长期依赖“否定中日文化”来反向自证。**当自身历史单薄如纸,便只能抢夺他国史书填充门面**。
四、长城之上的新战场:当文化自信遭遇信息瘟疫
近年来,韩国网友的“长城起源说”,在海外平台悄然扩散。新媒介时代,谣言比文物更容易“出海”——毕竟搬动键盘比搬运城砖轻松万倍。
但真实的文化传播正在破局。2025年,岭南说唱《大展鸿图》席卷全球,魔性舞步引发多国模仿;7月,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中华文明传播研究倡议》,提出“让技术赋能文明叙事”。当韩国执着于涂改历史作业时,中国年轻人用Z世代语言,重构文化话语权。
虽然新万金防潮堤也算比较壮观,但是总不能与数千年亲爱的建筑相提并论吧!而且,即使韩国想把这两个相隔数千年的工程进行对比,也只能是自取其辱,因为在万里长城面前,万金防潮堤 只能算是一个侏儒! 这简直就是在侮辱长城!同时,也是在侮辱全世界的智商!
目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里,长城仍静静标注“中国·公元前7世纪”。
搞笑的是,这条曾经见过匈奴铁骑,挡过蒙古弯刀的巨龙,如今却不得不笑对韩国键盘侠的“考古新发现”—— 这实在太滑稽!
如果韩国网友仍然执迷不悟,笔者给他们出一个主意,只要认祖归宗,一切都好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