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追随美国制裁东方大国芯片产业的人,今天竟然堂而皇之地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接受独家专访,高谈阔论,我真的不明白。哪位高人帮指点指点?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个限制咱们芯片发展的人,就是最近在《面对面》栏目上亮相的黄仁勋。 这位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是个十足的美籍华裔,1993年创立了英伟达,一开始做显卡,后来抓住人工智能的风口,一下就把公司做成了全球AI芯片的霸主。 截至2025年7月25日,英伟达的市值高达4.24万亿美元,整个法国股市总市值也就2万多亿欧元,换算成美元还不到英伟达的一半。 也就是说,黄仁勋手底下的公司,比法国整个国家的上市公司加起来还值钱。 不过这位黄老板,可不是一直跟咱们中国友好合作的。 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搞制裁,英伟达可是紧跟其后。 2022年到2023年,美国两次升级出口管制,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A100、H100等高端GPU。 这些芯片是AI训练的核心,没了它们,咱们的一些大模型训练、数据中心建设都受到了影响。 就拿2023年来说,美国禁售H800芯片,导致中国AI企业面临2 - 3年的算力差距。 当时不少项目被迫延期,华为、百度这些企业不得不加快自研步伐。 可奇怪的是,最近黄仁勋突然态度大变,开始频繁访华,还上了央视。 他在《面对面》里穿着唐装,用中文开场,说中国市场“独一无二”,还强调全球供应链“不可能彻底脱钩”。 他特别提到,中国的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华为就是个例子,“非常钦佩与尊重”华为,视其为对手而非敌人。 以前是跟着美国搞制裁,现在却公开承认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还夸竞争对手,这态度转变背后,是利益在驱动。 因为中国市场对英伟达实在是太重要了,2022年,英伟达25%的收入来自中国,阿里、腾讯这些大厂都是大客户。 就算在制裁期间,英伟达为了保住市场,推出了H800、A800等“特供版”芯片,性能虽然打了折扣,但依然畅销。 2025年7月,美国恢复H20芯片对华出口,就是因为英伟达面临45亿美元的库存损失,市值一度蒸发1600亿美元。 黄仁勋警告说,失去中国这个未来几年可能达500亿美元的AI芯片市场,美国将面临“收入、税收、就业”三重流失。 说白了,断供就是断自己的财路,要是英伟达持续搞制裁禁运,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看看华为就知道了,2025年,华为昇腾910C芯片实测效率超过英伟达H100水平,国产GPU企业如摩尔线程、砺算科技也在加速突破。 砺算科技即将发布的“7G100”系列GPU,OpenCL性能已经接近RTX 5060,过去3个月,中国厂商已经把英伟达在华份额从95%降到了50%。 要是继续制裁,英伟达不仅会失去市场,还会加速中国自主产业链的成熟,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很多人也会好奇,那咱为啥邀请一个“卡脖子”的人上央视? 在我看来,这是在展示中国市场的开放态度,黄仁勋参加链博会,宣布H20芯片恢复销售,还提到将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新的合规芯片,这说明中国依然愿意与国际企业合作,只要对方遵守规则。 这也是在向美国传递信号:技术封锁挡不住中国发展,反而会倒逼我们自主创新。 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企业的突破,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甚至是在分化美国企业,黄仁勋公开反对“脱钩”,甚至被台湾媒体用来批评民进党当局的“非红供应链”政策,这说明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了主动。 咱们中国这次邀请黄仁勋,释放的信号很明确:我们欢迎合作,但也不怕制裁。 央视让黄仁勋这样的“卡脖子”人物上节目,不是示弱,而是要让全世界看看,中国有底气、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 正如黄仁勋自己所说,中国创新的步伐不可能被阻挡。 从华为昇腾到摩尔线程,从H20芯片恢复销售到国产GPU的崛起,这一步步都在证明,制裁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最后我想说,科技竞争从来不是零和博弈,黄仁勋这次访华,或许能让更多美国企业明白,与中国脱钩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中国市场的大门始终敞开,但钥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我们既要用好国际资源,更要练好内功,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全球科技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