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普京沉默两天,不理特朗普最后通牒,俄罗斯正为战争升级做准备?

特朗普最近的一番言辞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7月21日,他公开警告俄罗斯总统普京,若在50天内未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所有俄罗斯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这一言论立即激起了国际媒体的极大关注,全球目光纷纷聚焦于克里姆林宫,等待普京的回应。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普京的回应并未如预期那般迅速或激烈。两天过去了,克里姆林宫几乎毫无动静。

这一反差颇为耐人寻味。特朗普一向以直言不讳著称,而普京却选择了静默,这一对比显得尤为突出。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出来回应时,语气平淡而官方,话中暗含“我们听到了,但不急回话”。他还提到,俄罗斯对谈判持开放态度,毕竟之前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土耳其的谈判已经进行了两轮。言外之意,普京并未对特朗普的威胁产生实质性反应。

从表面来看,这种回应或许显得冷淡,但事实上,它透露出一种自信且稳健的态度。普京并非没有应对特朗普的言辞,而是选择用沉默作为回应,这种沉默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底气。一位接近克里姆林宫的消息人士透露,普京根本不惧怕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习惯了来自西方的经济封锁,甚至在制裁压力下,俄罗斯经济不仅未出现崩溃,反而迅速转型为“战时经济模式”。有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中,俄罗斯生产的炮弹和炸弹总量比所有北约国家加起来还要多,这也为普京继续坚持战争提供了强大的后勤支持。

普京的沉默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虑。俄罗斯并不急于停火,因为他认为停火的时机尚未成熟。普京提出的停火条件一直没有变:北约必须承诺不再东扩,俄罗斯已占领的乌克兰领土必须获得国际承认,乌克兰必须“去军事化”,确保不再对俄罗斯构成威胁,此外,讲俄语的乌克兰民众的权利也必须得到保障。然而,显然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国家并不会接受这些条件,这也使得普京认为现阶段所谓的“和平谈判”毫无实际意义。正如消息人士所说,普京认为既然没人真心想谈判,那他就会继续战争,直到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普京的这种“打到满意为止”的态度,正如一场牌局中的策略——他手中有几张“王牌”,怎会在对手刚刚出牌时就弃牌?他希望通过持续的战斗,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等到局势更加有利时,再坐到谈判桌前。

实际上,普京在战场上的回应比任何言辞都更为有力。在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的几天里,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震惊。比如,俄军在红军城周边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始合围该城的南北方向,并在康城方向推进了约10平方公里。此外,在哈尔科夫战线,俄军也成功占领了4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最为关键的是,俄军的先头部队首次推进至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这是乌克兰的重要工业和能源基地之一,掌控该地区相当于直接切断了乌克兰的能源供应线,可能会导致乌克兰的电力供应和工业生产陷入瘫痪。

这些进展显示出普京的真正回应:他通过实际的军事行动而非外交辞令,向特朗普和西方世界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俄罗斯手中。普京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军事行动,逐步削弱乌克兰的抵抗力,迫使西方放弃其支持。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战术似乎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在无人机的使用上。德国媒体注意到,俄军正在大规模投入无人机,进行空中打击。这些无人机攻击不仅规模庞大,且目标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连波兰接近的西部地区也成为了常规打击的对象。俄军对乌克兰境内的波兰工厂的袭击,显然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记政治警告。普京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波兰及北约:“即使你们躲在背后进行支持,也不能避免战火蔓延。”

然而,普京显然没有意图直接与北约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他采取的是一种“擦边球”战术,不断试探西方的底线,并在关键时刻加大赌注,以期迫使对方在未来的谈判中作出让步。

特朗普则提出了自己的“和平计划”,其中的核心理念是“冻结冲突”,即乌克兰为和平割让领土,但有一个附加条件——允许北约军队以“维和部队”的名义进驻乌克兰。然而,俄罗斯外交部直接否定了这一提议,理由明确:“北约军队进驻乌克兰等于重新武装基辅,这与我们打下去的目的完全相违背。”普京的立场非常明确,他并不希望停火,而是希望通过战争获得更好的谈判条件。

综上所述,普京的沉默并非是无奈的表现,而是强大的自信。在未来的50天里,或许我们看不到普京的太多言辞,但战场上的每一步推进,都是他对特朗普及西方世界最有力的回应。在普京看来,只有通过彻底摧毁乌克兰的防线,让西方彻底失去信心,才能真正达到他想要的“谈判”桌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