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宣布,美日两国已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贸易协议。根据特朗普的说法,这项协议将为日本征收15%的关税,并计划向美国投入5500亿美元,而美国预计将从中获得90%的收益。然而,没过多久,东京方面迅速作出回应,表示此项协议仍在重新评估之中,且不排除与特朗普进行电话沟通的可能。
尽管协议尚未启动,然而日本是否已经对协议产生了反悔之意,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特朗普还指出,协议中的条款将大幅扩大日本在汽车、卡车、大米等关键领域的市场准入。然而,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项协议是在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与特朗普于白宫会晤后达成的。一旦协议曝光,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但不到三小时后,东京方面便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赤泽亮正将尽快回国,政府将等待其对协议的全面汇报。石破茂表示,如果必要,政府将主动与特朗普进行电话沟通,甚至可能安排面对面的会谈。当被问到是否考虑辞职时,石破茂仅表示:“待协议审查完成后再做判断。”
这份被美方称作“历史性成果”的协议,显然未能如预期般带来政治的稳定。根据最新民调,石破茂内阁的民众信任度已经跌至20.8%,创下其上任以来的最低纪录,而反对率高达55%。在日本的政治生态中,若支持率跌破30%就会被视为警告信号,低于20%则可能意味着政权危机。因此,石破茂是否能够继续执政,已经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
此外,协议的具体内容也引发了多方质疑。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宣称,美国将从协议中获得90%的收益。但根据日本方面目前掌握的信息,这项协议不仅要求日本承担巨额资金投入,还涉及到“对等关税”条款,要求日本开放其核心产业。对此,石破茂在舆论风口浪尖中已深感压力。7月20日,随着第27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失去了过半席位。这也是自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参议院和众议院均未能占据多数席位。
尽管石破茂在选举后表示不会辞职,并强调当前正值通胀和关税谈判的关键阶段,需要稳定政权以应对挑战,但党内多个派系已经公开要求他辞职。选举失利与美日之间的巨额贸易协议相结合,可能成为党内派系推动更替的催化剂。
美国频繁采取类似经济施压的手段,实际上早已引起中国的关注。早在4月的WTO大会上,中国就明确指出,美方以“对等关税”名义,实则侵害他国的正当权益,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6月底,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也公开批评美方的行为,认为其属于典型的单边主义,并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造成了冲击。
中国在《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立场文件》中再次强调,美方频繁以各种理由加征关税,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施压,已经成为“错误连连”的做法。这种情况下,日本为何还会急于推进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令人疑虑重重。尽管此举能够为日本带来短期的合作空间,但是否能够承受随之而来的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在党内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石破茂是否会主动辞职,已经成为日本民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虽然石破茂在声明中表示需要进一步评估协议,但面对民众的强烈反应和党内的舆论压力,他是否能继续维持其政治地位,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当前,协议还需要提交给日本国会经济委员会审议,如果遭遇强烈的内部反对,协议的执行时间可能会推迟,甚至条款内容也可能会有所修改。
短短三小时内,美日贸易协议的局势发生了剧变。这项尚未生效的经贸合作,已经在日本政坛引发了不小的波动,给石破茂及其内阁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