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64年寒冬,北京某军区大院食堂飘着红烧鸡的香气。钱学森刚夹起块鸡肉,筷子突然

1964年寒冬,北京某军区大院食堂飘着红烧鸡的香气。钱学森刚夹起块鸡肉,筷子突然停在半空——空气里飘着股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

"别吃!"他猛地一拍桌子。警卫员刁九勃反应更快,左手按住蒋英手腕,右手掀翻整张餐桌。瓷盘碎裂声中,滚烫的酱汁泼了满地,鸡肉混着碎瓷片在灯光下泛着油光。

钱学森蹲下身,用筷子尖拨开菜叶,浓烈的酱香里那丝甜腥味更明显了。他想起在国外实验室的日子,氰化物的气味就像刻在记忆里的烙印,哪怕混在八角茴香里也逃不过他的鼻子。

化验员段恩润提着箱子赶来时,现场已经拉起警戒线。他夹起块鸡肉在试管里碾碎,滴入试剂的瞬间,溶液"滋"地冒起白烟——正是氰化钾的特征反应。更可怕的是,后续实验显示,毒素已经渗进肉里,光洗盘子根本没用。

"这毒是喂进鸡体内的。"段恩润指着鸡肝上的黑斑,"特务在饲料里掺了氰化钠,鸡吃了后毒素全堆在肝脏,烧熟后反而更易吸收。"钱学森听完背后发凉,要不是他闻出异味,这顿饭就是场精心设计的谋杀。

军区连夜排查,发现送菜的农工最近总往鸡舍跑。顺着这条线,第七天在戈壁滩水窖边抓了个鬼祟身影,口袋里还剩半包氰化钾,和鸡肝里的毒素成分完全一致。

这事之后,钱学森的饭桌多了道"仪式"。段恩润穿着白大褂天天蹲厨房,活鱼得在清水缸游三天,米粒要过紫外灯,连葱姜都要切片验毒。有次庆功宴,新送的大米查出霉斑,钱学森当着众人的面拿银针戳饭,在场科学家全看傻了眼。

投毒案像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不止于此。全国核基地开始效仿"钱氏验菜法",食堂化验室24小时运转,炊事员集体学化学检测。钱学森倒显得淡定,吃饭时总爱开玩笑:"段师傅查过的菜,连细菌都逃不过。"

1992年,钱学森回访火箭研究院,在食堂墙上题了八个字:"察于未萌,止于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