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际可可组织公布的伦敦和纽约日均价格显示,本周三,可可期货价格为每吨7380美元。这一数字比去年12月11984美元的峰值有所下降,但比两年前高出121%。作为制作巧克力的核心原料,可可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巧克力生产成本。根据消费品及服务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IQ的数据,2021年7月,美国巧克力棒的平均单价为2.43美元。截至上周,这一价格为3.45美元,上涨了41%。近期,雀巢、费列罗等巧克力巨头纷纷宣布涨价。
美国巧克力生产商好时公司22日表示,已告知零售商,将上调旗下巧克力产品的平均价格,涨幅或达到两位数。好时的这种举措是因为可可成本增加。此前,这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公司曾表示,会通过提价的方式抵消不断增加的可可成本,包括去年八月那一次。当时首席执行官米歇尔·巴克(MicheleBuck)称:“我们已经消化了大量通胀压力,但我们确信需要转嫁一部分出去。”根据TDCowen在4月的一篇数据显示,巧克力糖果占好时销售额的67%,非巧克力类占12%。
可可价格在去年12月飙升至每公吨12000美元以后,在今年有所回落,纽约市场可可期货本周徘徊在每公吨8100美元左右。尽管有所回落,当前的可可价格仍远高于历史水平,原因是西非恶劣的天气和农作物遭病虫害导致可可供应紧张,而全球70%的可可豆来源于该地区。分析师预计,可可价格短期内不会回到传统水平。
而在国内市场,2025年以来,中国巧克力市场迎来一波普遍涨价潮。多家跨国巧克力头部企业陆续上调了产品价格,并通过内部函件通知了渠道商。
今年2月,瑞士高端巧克力品牌瑞士莲(Lindt)发布《建议零售价和供货价调整沟通函》,宣布部分产品涨价,原因是可可豆原料价格持续增长,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的需求。3月下旬,玛氏(Mars)旗下的德芙巧克力等产品下达涨价通知,幅度在4.9%-15%之间。4月,费列罗(Ferrero)成为又一家跟进涨价的头部企业,该公司发布了巧克力产品调价函,涉及旗下健达品牌的四款产品,价格上调6%-8%不等,自2025年6月1日起生效。
好时和雀巢等虽然暂未在中国公开宣布涨价计划,但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其面临的成本压力同样严峻,后续跟进的可能性极高。即便是巧克力业务占比较小的雀巢,也在其第一季度财报中透露:由于咖啡和可可成本飙升,不得不提高速溶咖啡和奇巧巧克力棒等产品价格,以消化关税和原料上涨带来的压力。种种迹象显示,巧克力行业价格上行已成趋势,更多品牌很难独善其身。
昨天,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了杭州市区几家连锁超市,目前尚未接到巧克力调价的信息。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内地市场巧克力已经有过一轮涨价,例如,4月份的时候脆香米、m豆、士力架都有调价。目前又是巧克力等糖果的销售淡季,预计到了农历新年的糖果销售旺季,各大品牌的巧克力会再次迎来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