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俄罗斯这两年一边使劲强调和中俄是全面伙伴关系,一边又在搞些事儿让中国人心里有点不

俄罗斯这两年一边使劲强调和中俄是全面伙伴关系,一边又在搞些事儿让中国人心里有点不舒服。

话说俄罗斯这两年老爱在公开场合说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能源合作经贸往来啥的都吹得天花乱坠,可他们同时又办些历史纪念活动,让中国人听着就别扭。

比方说2020年7月,俄罗斯大使馆在微博上发帖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还放了视频啥的,结果中国网友炸锅了,大家都知道这地方原名叫海参崴,是1860年北京条约被俄国占去的,网友们觉得这是在炫耀旧日侵占,评论区一片吐槽声。

中国外交官和记者也跟进批评,说这触碰到近代史痛点。

俄罗斯那边倒没太大反应,继续办活动,国内民众挺支持的,因为这帮他们强化民族认同感。

中国年轻一代上网多,通过短视频和论坛看到这些,就容易激动,贴标签说俄罗斯不尊重历史。

类似事儿2024年3月又来一次,俄罗斯纪念珍宝岛事件55周年,那地方俄名叫达曼斯基岛,1969年两国边境冲突打得挺凶,俄罗斯办仪式表彰士兵,媒体报道强调他们保卫领土。

俄罗斯双标,一边合作一边纪念打架。

俄罗斯学者回应时低调点儿,只说缅怀士兵,不是针对现在关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被问起,就淡淡地说边界问题早解决了,不深挖。

俄罗斯这些举动其实有道理,对内凝聚人心,对外现实利益驱动和中国合作,西方制裁下,两国能源贸易越绑越紧。

民间认知不一样,中国人通过社交媒体学历史,情绪化强,俄罗斯老百姓更在意当下生活,听官方说法多。

两国官方处理默契,避免升级,但网上偶尔还是吵起来。

中国网友常提外东北历史,俄罗斯人则觉得那是过去事儿,现在合作更实惠。

2023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办展览,展示老地图和文物,参观者多,但中国媒体报道后,网友又议论纷纷。

俄罗斯领导人访华时签协议,强调伙伴,可国内活动没停,2024年下半年能源会议上谈天然气供应,同时边境有献花仪式。

历史记忆像河底暗流,平时隐着,特定时候冒头,这些纪念活动触动中国人被抢地感觉。

国际关系靠利益实力,不是感情,中国普通人得明白历史,但别让过去影响现在判断。

中俄合作抵制霸凌,维护多边秩序,比争老事儿重要。

俄罗斯这些矛盾操作提醒大家,大国外交复杂,不是黑白分明,得想想怎么从中获益,通过文化交流消误解。

2025年初俄罗斯地方活动重提这些,网友继续讨论,两国关系虽有波澜,但经贸安全合作稳。

俄罗斯强调伙伴时,中国民众对纪念敏感,未来需交流化解。

历史不会忘,但现实合作如管道输送资源,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