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位妈妈闲着没事,拿起一本中医书翻看,结果她2岁的孩子看到后,竟然一字不漏地读了出来,妈妈惊讶不已,没想到孩子还跟她讨论书中的内容,网友纷纷表示:这孩子可真是太厉害了,肯定没喝过“婆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据中国青年报7月22日报道,一个平凡的下午,河南郑州一位妈妈正在收拾屋子,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得说不出话:自家才2岁7个月的娃娃,正捧着一本泛黄的《伤寒论》,小手指着书页,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这哪是在念绘本童话,分明是一本货真价实的中医典籍!小家伙不但把“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这样的拗口词句读得字正腔圆,还能把“啬啬恶寒”解释成“就是冷得发抖呀”,妈妈拿着手机的手都在抖,这画面简直颠覆了她对幼儿认知能力的认识。 原来这背后藏着一位特别的“启蒙老师”——姥姥,没有刻意教学,没有死记硬背,姥姥只是日常带娃时会顺手拿起医书念念,晒草药时抱着孩子说说药名,煎药时让孩子闻闻香气,就这样潜移默化,让小家伙对这些专业术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这个全民早教的时代,这位姥姥的教育方式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没有报班,没有跟风,就是陪着玩,陪着看,陪着念,让人意外的是,这种随性的相处方式,反而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 专家们看了视频后给出了专业分析:一般两岁孩子的词汇量也就三百个左右,能认识并读出这么多生僻字确实罕见,更让人惊讶的是孩子的理解力,能把“头痛发热”联想到感冒,还知道“发烧要喝水”,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确实超出了同龄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关注,这个家庭显得格外淡定,姥姥继续用老方法带娃,该看书看书,该玩玩,妈妈也没想着把孩子往神童方向培养,而是保持着日常生活的节奏。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7月22日